道可特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丨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处置与重整特殊机会投资高峰论坛
活动介绍
中国房地产行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引擎,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行业。但房地产行业在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同时,也累积了诸多的问题和风险。尤其自2020年以来,在疫情冲击、偿债高峰、融资收紧等多重压力下,房地产企业开始面临严峻挑战。多个房地产企业接连爆发债务危机并宣布债务重组,部分房地产企业甚至主动或被迫进入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整体来看,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呈加速释放态势,给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
房地产行业何时能走出困境已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有效应对债务风险,中央及地方政府高度强调“保交楼、稳民生”。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处置工具不断进入风险应对的“工具箱”,破产清算、破产重整、破产和解、庭外重组等各种处置手段不断创新;与此同时,针对地产企业的另类投资基金,如专项纾困资金、地产重组私募基金等也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新的投资格局正在形成。危机亦是转机,房地产行业的格局即将迎来重构。摒除旧有发展模式,探索行业高质量转型,也成为行业的热门话题。
在上述背景下,作为道可特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破产与重整全国专业委员会与律商联讯(LexisNexis)联合举行“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处置与重整特殊机会投资高峰论坛”,特邀房地产行业领军人物、法律界专业人士、金融界资深人士,聚焦房地产行业趋势及前沿,共话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处置与重整特殊机会投资新机遇。
论坛信息
论坛时间:2023年7月21日 14:00-17:30
论坛地点: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
主办方: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联合主办方:律商联讯(LexisNexis)
协办方:国民信托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律新社、智合、法律先生、法蝉、无讼
活动议程
01 开幕致辞 14:00-14:30
房地产企业破产中受偿顺位优先性探讨
陈景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东亚破产再建协会理事
02 主旨发言 14:30-15:30
1. 服务信托纾困困境房企的多元化方式与灵活结构
张海
国民信托有限公司业务总监
2. 金融机构助力困境房地产企业新发展核心要点
刘振宇
普华永道企业重整与清算合伙人
3. 法律架构下房地产企业债务重组顶层设计与府院联动创新运用
师光虎
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03 专题演讲 15:30-16:30
1. 困境地产企业破产重整程序中的特殊投资机会
冯剑云
璟源投资管理合伙人、博思恩资本董事长
2. 业财融合在房企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姜何
信诚国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
3. 产业视角下房地产行业的另类投资、重整及盘活
唐凛炜
国民信托有限公司服务信托负责人
04 圆桌讨论 16:30-17:30
张兴邦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授信管理部总经理
颜歌
中经环亚文化实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汤琦
国民信托有限公司服务信托负责人
申友福
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圆桌议题:
1. “逆周期投资”下房地产企业破产重整投资逻辑
2. 房地产企业重整中的特殊法律问题与特殊资产处置
3. 纾困基金发挥效用的核心要点与风险防控
4. 新经济发展趋势下房地产企业债务危机后的运营转型
05 闭幕致辞 17:30
媒体关注
嘉宾发言
- 2023-07-21 14:00
可能感兴趣
专业团队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专业解读
更多-
研究丨新《反法》第七条第二款的再思考 ——关键词隐性使用的侵权分析2025-09-02合法合规地获取在互联网上开启宝藏的“钥匙”,才能真正踏实地通过互联网牟利。想要合理地进行关键词隐性使用,核心是围绕用户需求的创作,再将关键词自然嵌入;可以从用户场景为起点进行切入,避免直接使用关键词,可以通过功能描述等来代替关键词,控制语义密度避免过度堆砌“隐性关键词”。必要时可以反向验证,不能心存侥幸而走“捷径”。 -
研究丨工抵房避雷:建设工程行业以房抵债常见风险及操作建议2025-09-01近十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压力与日俱增,以房抵债变成了房地产企业常用的清债手段。在两手空空和拿房抵债之间债权人(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不得不接受以房抵债。然而,看似双赢的背后,潜藏着诸多法律风险,稍有不慎,极易陷入“钱房两空”的困境。本文对工抵房的核心法律风险进行剖析并提供可行防范建议,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
研究丨稳定币系列(三):USDT与USDC:表面一样,本质不同2025-08-27在加密资产的日常交易中,USDT和USDC经常被放在一起提及——价格几乎都在1美元上下波动、交易对几乎一模一样、链上转账体验也差别不大。然而,若从制度设计、资产储备、合规路径到风险承受力去看,它们几乎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产物。这种差异不仅关乎投资人选择,更影响跨境企业的收付安排、资金合规性评估,以及未来可能面对的监管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