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 杨帆:保险资金对于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的难点在于私募基金管理人如何提高投资及管理过程的透明度
来源: 道可特律所 时间: 2019-09-03 14:41:37 作者:
导读:2019年8月31日,由绿法(国际)联盟、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新浪财经联合举办的“金融开放新格局下保险及保险资管行业创新与法律健康发展高峰论坛暨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蓝皮书(指数&专题)发布会”在京成功举行。来自金融机构、保险及保险资管行业各类机构和企业代表出席论坛,共议对外开放新格局下的保险资管行业的良性发展之路。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帆女士出席会议并发表独家观点。
以下为发言实录:
我是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杨帆,也担任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股权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谈几点想法和看法。抛砖引玉,希望能把会议的气氛活跃起来。
保险资产管理协会股权专委会在2018年就开始做了对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的试评价,在座有几位专家,贾总和李总都是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和专家。2018年由我牵头,在资管协会的推动下,对已经管理保险资金的前30位基金管理人做了一个评价,这个评价体系是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进行。
作为保险资金怎么去选择基金管理人,这个问题监管也很关心。监管对于保险资金投给谁,谁在管理着保险资金,非常关注。从去年的评价的情况看,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评价股权私募基金管理人,但是有的基金管理人实际管理着明股实债的基金,当然这是历史形成的。今年还会继续评价的工作,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我们把钱交给谁进行管理,管的如何?保险公司如何挑选基金管理人都是行业关心的。资管协会设立考评体系,这是我们这个行业一个很大的进步。
我原来在信托和券商都做过,而保险资金对于股权投资开放比较晚,在座的保险机构各位都很清楚,我们进入私募股权投资,是在2010年以后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超过10年的历史。但不少保险公司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投资风格和特点,在这我想抛砖引玉,讲一讲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和下一步怎么往前看,怎么做好这一块。
从监管角度来讲,银保监会合并以后对私募股权投资业务是有一定影响的,有一些私募股权相关制度没能落地,我们期待尽快推出。对于我们来讲,从法律的支持和支撑层面来讲也是有欠缺。今天的会议,有许多法务专家,我不再累述。
保险机构把钱交给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面临较多的问题,比如:私募基金管理人怎么去监控和监管资金的投资过程?如何做到合规?怎么能够使得私募基金管理人募资后,尽到他们该尽的信义义务?管理人怎么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对待所有投资人?关联交易,利益冲突是如何解决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我们今年的评价过程中也发现很多信息披露是不全的问题。上报监管机构或者资管协会的资料也不全。我们甚至发现不少去年留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联系人联系不到了。这些基金管理人的人员流失很严重。即便保险选择的是所谓的头部基金管理人,我们发现基金管理人也有部分是疏于披露,对于监管或者协会各种要求和披露都不是特别认真对待,2018年监管还点了几家机构名字。
当然保险机构内部存在不少难点,股权投资在投资决策的时候,投资决策人员可能有很多不是来自于私募股权投资,不知道怎么去做决策。目前保险系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已经开始出现,但是很多保险系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没有设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没有激励约束机制,保险系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怎么胜出,如何能够保证利益一致性,也是我们在公司治理中面临的挑战。
在座有很多是法务人员,保险股权投资法务和风控人员特别欠缺,保险资金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合作中会处于劣势,因为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长时间从事股权投资,整个法务人员、风控人员还是比较齐全和有经验,但是大多数保险系内的人员法务和风控对私募股权投资特性和特点不是特别了解。
从投资模式来讲,为什么募资保险资金这么难。在座大家应该知道这是一个长期收益和短期收益的问题。刚才刘律师也讲到为什么明股实债大行其道。因为保险资金的特点,要追求当期收益,保险是负债端驱动的投资者,不是一般意义的LP。牺牲当期收益换取未来高收益对保险资金来说是很有挑战的。保险资金监控上面有很多约束,包括股权投资的比例限制,财务会计处理(对报表的冲击),资本的硬约束。股权投资,对于偿付能力的消耗比较大。资产管理公司或者说保险公司,考核指标比如投资收益率指标要看当期收益的。FOF实际上如果组合的好,会适合保险资金。FOF组合不同投资阶段的的基金,有些可能在退出阶段,有些基金刚刚开始投资,有些基金进入投资中期,这种FOF模式保险资金是比较喜欢,可以解决当期收益的问题。还有能预见到稳定现金流的基金,比较好的股息分配的投资模式也是保险比较喜欢的。
风险耐受问题,跟信息披露有关系。保险是重要的公开市场股票的机构投资人。保险投资一支股票可能会将该股票买到涨停板,或者出售时,会出现股票价格跌停板。而私募股权投资的特性决定了投资存在不透明性,信息披露不到位,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使得保险资金不愿意投不透明没有流动性的私募股权。有个笑话是说:公开市场股票一赔赔几十个亿,没人问。股票跌了,大家都跌都赔,公开看得见。但是私募股权投资不行,只要赔了,各种层级的问责。保险资金对于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私募股权私募基金)难点所在是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如何提高投资及管理过程的透明度,信息披露做得完善,依合法合规,重视信义义务和职业操守,使得保险资金觉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能够管好保险的资金。当然也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
管理人的信义义务的落实,也是我们保险资管公司未来提高AUM的重要手段。现在仍有一些头部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对信息披露不重视,募资完成后,各种信息披露披不及时也不充分,亟待行业解决。我今天就简单沟通这些。谢谢!
温馨提示
道可特法视界将陆续发布“金融开放新格局下保险及保险资管行业创新与法律健康发展高峰论坛暨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蓝皮书(指数&专题)发布会”中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和独家专访,敬请关注。
可能感兴趣
专业团队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专业解读
更多-
研究丨基于实缴义务的股权投资风险管理2025-07-15实缴制背景下,股权投资者面临着诸多亟待把控的风险。本文将从风险揭示与风险管理两个维度,探讨在股权投资过程中投资者需要加以控制的主要风险要点。 -
研究丨对《民营经济促进法》第70条的解读:以一起 “民营企业维权10余年获最高院改判”的最新案例为例2025-07-14政府部门在从事行政活动及民事活动时,尤其是涉及招商引资盘活辖区资产和对待民营企业等情况下,很容易因为流程、责任、诚信等问题掉入塔西佗陷阱。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到全国政协会议等也曾多次表示,坚决纠正“新官不理旧账”的问题,开展失信违约等行政违法行为监督。虽已取得积极成效,但司法实践中却仍然存在,而且企业的维权过程相当艰难,尤其是级别管辖的标的金额提高了以后,显得更加不易。本文从最高法院于2025年5月30日作出了(2025)最高法行再58号判决书说起,该案涉及一起南阳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南阳公司”)与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政府(简称“南阳市政府”)、河南省南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简称“南阳市自规局”)返还征收补偿款的纠纷(简称“本案”),是《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后首例法院直接根据改法改判地级市政府因违反政策承诺而承担高额赔偿责任的案件,通过司法判决的方式加强民营经济组织的权益保护。 -
研究丨单位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辩护要点2025-07-102025年4月,“两高”颁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解释》),充分说明了我国对于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立场。然而,在互联网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由于现代商业活动中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新问题,导致假冒注册商标犯罪案件数量持续攀升,其中以单位犯罪为主,主体多,范围广,辩护思路应当立足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从犯罪主体、犯罪构成、数额认定等方面进行全案分析。本文通过对假冒注册商标相关法律法规、案例等梳理,为实务辩护提供思路借鉴,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公正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