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我们一起!——刘光超在道可特与达晓合并签约仪式上的致辞
来源: 道可特律所 时间: 2022-01-18 23:08:30 作者: 刘光超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朋友们,道可特和达晓的各位同仁:
大家好!欢迎并感谢大家出席今天道可特和达晓的合并签约仪式。大家一起见证了道可特和达晓的牵手,也见证了道可特牛年的第三次合并,更见证了律师界的一件大事。2022年1月16日,腊月14,我们,两支优秀的队伍,两家想干事业的律所,两个互相欣赏的团队,决定在一起了。
❑ 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充满着机会;
❑ 感谢这个国家,让我们生活和工作在最伟大的国度里,而且安定、团结、和谐、发展;
❑ 感谢律师行业,让我们有机会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为我们自己做点有意义而且喜欢的事;
❑ 感谢我们的遇见,让我们彼此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发现了另外的自己;
❑ 感谢北大的缘份,让我们更好的沟通、更快的融合;
❑ 感谢达晓的信任,让我们有机会跟优秀的你们并肩作战,共同迎接未来,共同创造奇迹!
达晓是一家优秀的律师事务所,是行业翘楚,在知识产权、竞争与反垄断、行政合规领域,更是顶流,而且富有朝气,充满活力。道可特也是一家优秀的律师事务所,在金融资本、私募资管、商事争议解决、房地产与建筑工程、国际业务、家族办公室等领域,也有相当的建树,而且富有理想,充满干劲。我们能走在一起,有偶然也有必然,因为我们相同也因为我们不同,有互相信任、互相欣赏,更有互相需要、互相期待,有类似的过往更有共同想要的未来。
合并后的道可特,规模将进一步提升,业务版图也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合伙人结构将更加合理。我们将更有战斗力,更具竞争力,也更富想象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行业、客户、伙伴,一定能感受到我们合并的魅力和效果。
当然,我们更知道,我们的合并刚刚签约、刚刚启动,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彼此熟悉、适应与融合,我们需要为对方考虑、改变和包容,我们还需要不断进取、开拓创新,我们更需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 我们要坚持政治引领、党建统领;
❑ 我们要坚持做一家高品质、有力量的律所;
❑ 我们要坚持把打造全国一流律所乃至全球一流律所作为目标;
❑ 我们要坚持做研发型、运营型、创新型、服务型、共享型律所;
❑ 我们要坚持公司制架构、行业化市场、跨界式发展;
❑ 我们要坚持适度规模化、品牌化、信息化、国际化。
相遇总是美好的,相守总是艰难的。让我们全体道可特人和全体达晓人共同携手、共同坚持,把今天的遇见变为明天的美好,把两家人真正变为一家人,把两个所真正汇合成一个所,把两个梦想真正融成一个梦想,把两份事业真正变为一份事业。
期待我们合并后的精彩;
期待我们道可特的未来;
期待我们改变行业生态;
期待我们打造行业传奇。
是的,我们在一起!
春节将至,提前给大家拜年了,祝各位春节快乐,阖家幸福,虎年吉祥!
谢谢大家!
可能感兴趣
专业团队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专业解读
更多-
研究丨基于实缴义务的股权投资风险管理2025-07-15实缴制背景下,股权投资者面临着诸多亟待把控的风险。本文将从风险揭示与风险管理两个维度,探讨在股权投资过程中投资者需要加以控制的主要风险要点。 -
研究丨对《民营经济促进法》第70条的解读:以一起 “民营企业维权10余年获最高院改判”的最新案例为例2025-07-14政府部门在从事行政活动及民事活动时,尤其是涉及招商引资盘活辖区资产和对待民营企业等情况下,很容易因为流程、责任、诚信等问题掉入塔西佗陷阱。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到全国政协会议等也曾多次表示,坚决纠正“新官不理旧账”的问题,开展失信违约等行政违法行为监督。虽已取得积极成效,但司法实践中却仍然存在,而且企业的维权过程相当艰难,尤其是级别管辖的标的金额提高了以后,显得更加不易。本文从最高法院于2025年5月30日作出了(2025)最高法行再58号判决书说起,该案涉及一起南阳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南阳公司”)与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政府(简称“南阳市政府”)、河南省南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简称“南阳市自规局”)返还征收补偿款的纠纷(简称“本案”),是《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后首例法院直接根据改法改判地级市政府因违反政策承诺而承担高额赔偿责任的案件,通过司法判决的方式加强民营经济组织的权益保护。 -
研究丨单位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辩护要点2025-07-102025年4月,“两高”颁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解释》),充分说明了我国对于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立场。然而,在互联网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由于现代商业活动中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新问题,导致假冒注册商标犯罪案件数量持续攀升,其中以单位犯罪为主,主体多,范围广,辩护思路应当立足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从犯罪主体、犯罪构成、数额认定等方面进行全案分析。本文通过对假冒注册商标相关法律法规、案例等梳理,为实务辩护提供思路借鉴,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公正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