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律师事务所打造成生态型组织——杨林兵在道可特与达晓合并仪式上的主题演讲
来源: 道可特律所 时间: 2022-01-24 21:13:56 作者: 杨林兵
感谢光超主任的邀请,恭喜昨天的达晓,祝贺今天的道可特。
第一,自从业16年以来,从趋势来讲,现在我们律师行业整个大的格局是大所当道,小所林立,中型所生命浅。我们道可特这种天然大所一个一个涌现,中国现在前十名的律师事务所加起来有五百人,占中国所有执业律师业务创收肯定不只1/10,这是大所当道。小所林立,全中国在10人以上的律师事务所占63%,30人以下的律师事务所占93%,这是一种存在,这种存在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现在我们觉得这个很难预测。中型所生命浅,比如小于100号人的事务所总有想向上做的冲动,但是很难做上去,一不小心就变成小所了,大所做不上去,小所又很容易分裂。
我在想能不能有这样的模式,中型律师事务所如果独立成一个生态,一直做下去。将来在三足鼎立的状态之下,有一定的稳定性,小所不一定要做大,中型所也不一定要做大,大所也不一定越大越好。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可能规模化是问题解决的良药,规模化之后看起来可能也是问题的根源之所在。
第二,律师职业性质的困惑。我们坚持商业性、职业性,还是社会公益性,我觉得律师还是要回归到职业本身,职业性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专业性。将来律师能不能像医生一样,通过一个一个的案件,把自己的客户群体拢到自己身边。律师应该是广义上的司法体系的一员,律师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中国律师的公益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将来律师能不能通过我们良好的专业性,展现我们的职业性,带给我们商业回报,同时兼顾社会性和公益性,这样可能更好一些。
第三,律师事务所到底是做平台,还是做生态。我们光超主任做道可特做了十几年,兢兢业业一点一滴。这样看起来道可特就是个生态,不只是一个平台,生态和平台有什么区别?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平台是做出来的,它享有这个平台的所有权,后面加盟这个平台的人,可能是平台的使用者和阶段的建设者。生态是什么?我们只是生态里面的其中一点,但不是所有者,不对这个平台进行操作,我们每个人慢慢都会成为这个生态的一部分,努力建设这个生态,拥有这个生态。生态最重要的问题是文化,我们考虑的那些东西都要把它们文化化、文字化、制度化。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努力做好各个小角色。在整个中国的社会结构中,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在做案件的过程中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我们的客户体验到良好的服务;第二件事情是让他们变得更好。
要想打造生态型的组织,首先要想明白打造这种生态要做什么,就要三个“为”,第一为有良好的职业体验,第二为阶段性的成果,第三为共同的未来,我们特别注意服务体验。
怎么打造这个生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首先要成为非常好的人;第二怎么去做业务;第三怎么为退休做准备。
我们自己总结了“五个管理”:
▧ 第一,管理好健康。
▧ 第二,管理好情绪。
▧ 第三,管理好品格。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律师需要什么样的品格,第二个是人需要什么品格。
▧ 第四,管理好自己不要瞎折腾。
▧ 第五,管理好理想。
然后是怎么去操作,我们申同人首先敬业、专业、高效、主动、规范和忠诚,十几个字就概括了律师的职业生涯。
到60岁的律师,淡出了这个江湖以后就很难办。那怎么办?我们要找好五样东西:第一健康,第二不给社会带来负担,第三爱好,第四要多交朋友,第五品格。
再次祝福道可特人,希望道可特越做越强,为中国律师事务所树立一个标杆,祝福你们,谢谢!
可能感兴趣
专业团队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专业解读
更多-
研究丨基于实缴义务的股权投资风险管理2025-07-15实缴制背景下,股权投资者面临着诸多亟待把控的风险。本文将从风险揭示与风险管理两个维度,探讨在股权投资过程中投资者需要加以控制的主要风险要点。 -
研究丨对《民营经济促进法》第70条的解读:以一起 “民营企业维权10余年获最高院改判”的最新案例为例2025-07-14政府部门在从事行政活动及民事活动时,尤其是涉及招商引资盘活辖区资产和对待民营企业等情况下,很容易因为流程、责任、诚信等问题掉入塔西佗陷阱。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到全国政协会议等也曾多次表示,坚决纠正“新官不理旧账”的问题,开展失信违约等行政违法行为监督。虽已取得积极成效,但司法实践中却仍然存在,而且企业的维权过程相当艰难,尤其是级别管辖的标的金额提高了以后,显得更加不易。本文从最高法院于2025年5月30日作出了(2025)最高法行再58号判决书说起,该案涉及一起南阳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南阳公司”)与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政府(简称“南阳市政府”)、河南省南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简称“南阳市自规局”)返还征收补偿款的纠纷(简称“本案”),是《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后首例法院直接根据改法改判地级市政府因违反政策承诺而承担高额赔偿责任的案件,通过司法判决的方式加强民营经济组织的权益保护。 -
研究丨单位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辩护要点2025-07-102025年4月,“两高”颁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解释》),充分说明了我国对于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立场。然而,在互联网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由于现代商业活动中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新问题,导致假冒注册商标犯罪案件数量持续攀升,其中以单位犯罪为主,主体多,范围广,辩护思路应当立足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从犯罪主体、犯罪构成、数额认定等方面进行全案分析。本文通过对假冒注册商标相关法律法规、案例等梳理,为实务辩护提供思路借鉴,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公正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