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特解读 | 金融市场繁荣发展,外资私募管理人再获核准

来源: 本站  时间: 2017-11-17 17:33:44  作者: 金融与资本市场团队

摘要: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于2017年11月9日核准三家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金融与资本市场团队将对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特殊要求及设立问题进行相关讨论思考。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基金业协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以下简称“《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等相关要求,于2017年11月9日核准并通过了惠理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景顺纵横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路博迈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提交的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以下简称“外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登记申请。目前,已在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外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共有7家,除近日登记的三家机构外,还有富达利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富敦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及英仕曼(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
图1

一、外资私募证券基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002年6月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9号),后被2004年9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22号)废止,该管理办法2012年进行了修订,并重新发布。

2002年10月16日,中国证监会批准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筹建,该基金管理公司是首家获准筹建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其发起人是是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国安联集团。允许外资在中国境内设立中外合资公司开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是我国基金业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在中国证券业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15年6月23日至24日,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方承诺增进外国金融服务公司和投资者对其资本市场的参与,其措施包括:允许境内设立的符合条件的外资独资和合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按规定开展包括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在内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业务。

2015年9月21日,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方同意允许境内设立的合格外资独资或合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在符合国内有关法规的前提下开展私募基金管理业务,包括二级市场证券交易。

2016年6月6日至7日,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方欢迎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申请登记成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按规定开展包括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在内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业务。

2016年6月30日,经中国证监会同意,基金业协会发布《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以下简称“《问答(十)》”)明确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按规定开展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业务,同时明确了该等机构向基金业协会申请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登记的填报信息。《问答(十)》的出台,对于外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的监管而言也是一项重大突破。

二、对于外商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的特殊要求

1.外商独资企业应为公司法人

《基金法》第十二条:“基金管理人由依法设立的公司或者合伙企业担任。”《问答(十)》及《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填报说明》(以下简称“《填报说明》”)规定“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业务,应当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并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该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为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也就是说私募基金管理人可以为公司法人也可以为有限合伙企业,但是外商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必须是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

2.外商独资企业的股东与实际控制人

《问答(十)》及《填报说明》规定,外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在境外的股东为其所在国家或者地区金融监管当局批准或者许可的金融机构,且境外股东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证券监管机构已与中国证监会或者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机构签订证券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外商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及其境外股东最近三年没有受到监管机构和司法机构的重大处罚;有境外实际控制人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该境外实际控制人也应当符合上述要求。

无论是外商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的境外股东还是其境外的实际控制人都应该是其所在国家或者地区金融监管当局批准或者许可的金融机构。虽然外商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在中国境内拟开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但是相关规范性文件中并未要求其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必须具备资产管理类牌照,那些持有银行牌照、证券交易牌照、证券咨询等金融牌照的机构都应当满足外商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境外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条件。

目前,中国证监会已相继同61个国家和地区的证券期货监管机构签署了66个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实践中,很多境外金融机构出于各种考虑希望用在开曼群岛、维京群岛、百慕大等具有避税优势的司法辖区设立的公司作为外商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的股东。但由于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外商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的股东所在国家或地区应与中国证监会签订谅解备忘录, 而开曼群岛、维京群岛、百慕大等具有避税优势的司法辖区并未与中国证监会签订谅解备忘录,不符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另外,外商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的境外股东必须为持牌的金融机构, 其余各类控股公司、SPV等非持牌机构不得作为外商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的境外股东。

三、外商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的设立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修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令第4号)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归类为限制类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中方控股)”。《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规定“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属于限制类,外资比例不超过49%。”。在基金业协会的《问答(十)》中规定符合条件的外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可以在中国大陆境内开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不受外资比例限制的约束。两者的口径存在一定的模糊。

前述值得关注的问题为开展外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是否受中方控股及外资比例的限制?

根据目前已完成的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情况来看,有在自贸区设立的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因此,从实践来看,《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对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股权比例和/或控制权的限制,也是按照限于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范畴,而不限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另外,从目前可以供参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道可特律师事务所金融与资本市场团队倾向认为《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修订)》及《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中方控股)设立属于外商投资限制类更多侧重于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规范,外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不属于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限制类。

总而言之,外商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的核准登记是我国金融与资本市场逐步开放的一个重要体现,尽管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存在一些瑕疵,但并不妨碍我国金融与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金融与资本市场团队也将持续关注有关外商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的相关信息,并进行最专业的解读。

可能感兴趣

专业团队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检索
行业研究
更多
  • 《央企(A股)上市公司法律健康指数报告》
    《央企(A股)上市公司法律健康指数报告》是目前市场上首份以法律健康为导向和评判标准的、研究央企(A股)上市公司发展健康度的指数报告,是第一份由第三方机构推出的带有公益性和学术性的央企(A股)上市公司指数报告,是研究、评价央企(A股)上市公司的一个全新视角与一项创新性举措。报告对央企(A股)上市公司的健康度做了全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解读;报告以动态发展的数据库为支撑,在绿法(国际)联盟(GLGA)的协调下与相关监管部门、治理机构、重要行业组织、经营主体形成互动机制,围绕央企(A股)上市公司开展长期跟踪研究,努力推出对认识央企(A股)上市公司、推进央企(A股)上市公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
  • 《2018中国不良资产蓝皮书》
    绿法联盟研究院基于对整体不良资产行业进行深入的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与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共同编制了《2018中国不良资产蓝皮书》,希望能够对行业带来指导,也能体现不良资产行业本身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公益性。
  • 《全国私募基金法律健康指数报告》
    本次报告的目的为以私募基金行业指数的形式提供关于立法、监管、司法的洞见。绿法联盟作为首个以法律为核心要素,以研究院为依托,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国际化为视野的法律跨界联盟,一直关注立法、监管、司法将以何种方式影响私募行业。时至今日,私募基金的体量已经发展至可以和公募基金等量齐观,其发展不得不称之为迅猛。但是,私募基金高歌猛进的同时也繁芜丛杂,自2016年始,监管、立法层对私募基金更加关注,故此尝试编纂私募基金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以量化考察私募基金行业法律风险方面的变化。以期以史鉴今,为未来的私募基金行业发展提供一点洞见。
同道计划
更多
  • 【同道计划一】
    道可特希望联合全国志同道合的律师朋友们,一起建设事业平台,一起实现事业梦想,特推出“同道计划”。“同道计划一”旨在全国范围内招募道可特分所的合作伙伴、事业合伙人、执行主任。
  • 【同道计划二】
    “同道计划二”旨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招募道可特总部和北京办公室的合伙人和律师,共同成为行业、自己、市场、客户想要的样子。
  • 【同道计划三】
    “同道计划三”旨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招募道可特全国分所合作伙伴。道可特全国乃至全球发展蓝图,需要更多伙伴一起绘制,让我们共同打造一家让人尊敬的律所。
品牌活动
更多
  • [12/08]创新与信心:律所管理的未来——道可特2024行业论坛
    世界格局加速变迁,各行业生态持续重塑,法律行业亦置身变革潮头,面临各种考验:如何在饱和市场中“活下来”?行业信心从何而来?创新同质化,下一步怎么走?国际化之路还要坚持吗?如何与其他专业服务机构协同向上?重塑思考,破题解卷。12月8日,道可特律师事务所作为主办方,携手专业服务机构与八所高校,带来一场关于“创新”与“信心”的行业论坛。
  • [03/22]道可特2024创新季启动仪式
    当“新质生产力”成为两会C位词,各行业、各地区纷纷发力,竭力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法律行业不外如是。随着时代发展和法律行业的变革,创新已成为律所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敢于求变,勇做破局者;勇于求新,争做开创者也是道可特一直坚持的发展内核。
  • [12/27]地方型律所的发展路径选择和竞争力打造专题研讨会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庆典
    2018年,道可特落子泉城,设立道可特济南办公室。作为道可特第二家分所,济南办公室定位于品牌市场旗舰店和道可特全国法律市场开发试点,是道可特在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依托总部一体化管理平台,立足区域优势,历时五载春秋更迭,济南办公室实现了自身跨越式的发展,也见证了区域法律行业的发展与变化:行业竞争加剧、业务半径有限、人才引力不足,品牌规划不明晰……如何破茧、突围正在成为区域律所亟待解决的难题。2023年12月27日,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之际,我们将举办“地方型律所的发展路径选择和竞争力打造专题研讨会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庆典”。届时,各界行业翘楚、知名媒体机构代表等嘉宾将悉数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