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特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丨律师行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知识产权业务峰会
活动介绍
近年来,苏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决策部署,将知识产权工作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知识产权要素集聚高地和保护高地。今年4月,苏州等10个城市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今年6月,苏州作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正式启动建设。
依托于苏州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的加速建设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苏州生物医药产业进入增长爆发期。目前,苏州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3800家,拥有规上企业569家,2022年规上产值达2188亿元,属全国第一方阵。全球医药10强企业、医疗器械10强企业中各有5家在苏落户。在工信部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苏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入选。
盛夏时节,创新无限,金鸡湖畔,群贤毕至。本次活动特邀知识产权行业领军人物、知名专家学者、法律界专业人士、商界资深人士等,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与各界一道交流、共同探索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的新业务、新模式、新发展。
活动信息
活动时间:2023年7月29日 09:00-12:20
活动地点:苏州工业园区理想创新大厦A座3层
活动形式:线下活动+线上直播
指导单位:苏州市司法局
主办单位:苏州市律师协会
承办单位:苏州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支持单位: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律新社、智合、律商联讯、法蝉、知产前沿
活动议程
08:30-09:00 论坛签到
09:00-09:10 领导致辞
09:10-10:10 主旨发言
《关于商业秘密举证责任的最新观察》
宋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前法官
《涉药品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王艳芳
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前法官、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药品赴美审批的机遇与挑战》
吴一兴
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高级顾问
10:10-10:25 茶歇
10:25-11:40 主题分享
《从实例看药品专利布局》
廖晓军
南京传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知识产权总监
《创新药专利保护与风险管控》
张晓瑜
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知识产权总监
《Skinny Label何去何从?》
蒋世超
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高级总监
《知识产权与开放式创新》
金靖
江苏集萃适老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医药专利创造性评价之“合理的成功预期”》
张炳楠
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11:40-12:10 圆桌研讨
研讨主题:
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如何赋能企业发展需求
主持人:
邓勇
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讨论嘉宾:
邵宏伟
苏州市北大企业家商会 秘书长
刘佳佳
苏州晶云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知识产权部主管
张婷
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邓勇
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元霞
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12:10-12:20 闭幕致辞
媒体关注
嘉宾发言
- 2023-07-29 09:00
可能感兴趣
专业团队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专业解读
更多-
研究丨物权变动视角下征收过渡期内原权利人的权能分离与保护路径2025-07-04在征收决定生效至补偿安置完成前,原不动产权人(被征收人)并未完全丧失物权权能,其仍可基于“占有权能分离”的原则及公平保护的法理,向无权占有人主张排除妨害、返还原物及占有使用费等。但应注意的是,也存在例外情形,若原权利人为土地储备机构等特殊主体,或政府已实质接管征收标的,则原权利人(被征收人)的民事诉权应受限制。 -
研究|深度解读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的监管、税务与未来发展机遇2025-07-02近日,道可特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王天若与高级合伙人张婷律师应牛津大学出版社《信托与受托人》期刊约稿,在2025年6月出版的期刊中发表了最新署名文章,第一作者王天若及第二作者张婷就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的监管、税务与未来发展机遇提供了专业的分析与解读。本文亦是首次由中国内地作者在该期刊上发表的同类主题的学术论文。 -
研究丨以法律视角看待科技成果作价出资的“实质性交付”2025-06-27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国家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通过转让、许可或者作价出资等多种方式将科技成果转移给企业,以促进科技进步。科技成果作价出资是转化科技成果的关键方式,它能结合科技资源、研发优势和市场优势,形成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企业经济实体,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成果转化效率。科技成果主要包括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技术秘密等非货币类型,它们在满足:①可以用货币估价;②可以依法转让;③不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的情况下,即可用于出资。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登记证书的转移,如何有效交付并能在公司运营中发挥作用,才是科技成果转化关注的重点。本文将从法律视角出发,审视科技成果作价出资的“实质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