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丨道可特高昌勃律师代理的污染环境案获撤销案件处理
来源: 道可特律所 时间: 2024-06-05 23:55:33 作者: 道可特律所
近日,道可特北京办公室高级合伙人高昌勃律师代理的某民营企业污染环境案,公安机关作出了解除取保候审决定,并以“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为由撤销案件。
一、案情简介
某民营企业因排放工业废水被生态环境局立案查处,生态环境局委托某环境检测公司对该公司的工业废水含锑量、可吸附有机卤素物等指标进行检测。2023年7月31日,环境检测公司出具《检测报告》,显示总锑含量达到0.416mg/L。生态环境局依据《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的相关规定,将该案件移送至公安机关,相关人员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污染环境罪】: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三)排放、倾倒、处置含铅、汞、镉、铬、砷、铊、锑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修改单规定:“总锑”的排放控制要求,直接排 放与间接排放限值均为 0.10 mg/L,排放监控位置为“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根据以上规定,总锑含量超过0.3mg/L即涉嫌污染环境罪。
二、辩护思路
本案的关键证据是生态环境局委托环境检测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该《检测报告》是否合法直接决定了案件走向。经高昌勃律师层层深挖,发现该关键证据存在合法性问题:
第一,该环境检测公司之前持有的省级质监局颁发的CMA资质证书截至其出具检测报告时已过期近1年,其在出具检测报告时所持有的CMA资质证书系某市监管局颁发,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不具有合法资质。因此其出具的涉案《检测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该环境检测公司曾存在检测报告造假、凭空捏造检测数据被处罚的情况,按照相关规定,其不得继续接受政府部门的委托从事环境检测业务。因此,该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从事检测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
第三,公司在案发前后曾多次委托其他具有合法CMA资质、诚信记录良好的检测公司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均显示锑含量合格,唯独该环境检测公司的检测显示锑超标,其检测结果显然不具有说服力。
鉴于此,高昌勃律师与公安机关进行了多轮有效沟通。公安机关与其他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交流意见后,最终决定撤销案件。
三、案件价值
《2023企业家刑事风险分析报告》显示,2017-2023年企业家犯罪的人数为年均两千余人。其中,高发罪名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合同诈骗罪、串通投标罪等。而本案所涉污染环境罪也是化工、纺织、建筑、能源、材料等行业的企业家触发的常见罪名。
当前,在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尤其是传统行业的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大,而如果再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则会导致民营企业经营严重困难甚至破产倒闭。
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民营企业在法治的环境中健康发展,是司法机关、执法机关包括律师在内的共同责任。
本案能取得撤销案件的圆满结果,除了律师的专业辩护之外,还有赖于司法机关的高度负责、依法公正。营商环境不好的地方,对待民企涉罪时往往出现“不可办也要办”,而营商环境好的地方则是“可不办则不办”。很庆幸,本案所涉民企所在地的司法环境、营商环境确属一流。
经此一案,劫后重生的企业得以继续发展,同时也为其生产合规敲响警钟,相信企业会借此案提升其合规意识,采取果断措施防患未然。
作者简介
高昌勃
北京办公室 高级合伙人
业务领域:刑事合规、行政法与政府法律顾问
邮箱:gaochangbo@dtlawyers.com.cn
可能感兴趣
专业团队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专业解读
更多-
研究丨“挂靠经营”中的虚开风险与税务合规建议2025-08-14挂靠经营模式本质上是资质与资源的市场化共享机制,在我国存在特殊行业准入要求的领域普遍存在。国税总局与司法机关均有发文,明确规定挂靠经营商业模式中不构成虚开的情形,但该模式下的虚开风险仍屡屡爆发,挂靠经营模式如何做到税务与刑事合规,本文结合我们团队代理的一起案件,梳理相关法规沿袭与司法裁判标准,分析风险成因,并为构建税务与刑事合规体系提供实务建议。 -
研究丨金融产品投资者“买者自负”的内涵与权利保护 兼评《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2025-08-132025年7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2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进行“双向约束”,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办法》所约束的是金融监管总局监管下的金融机构(银行、信托、保险、理财公司等),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全方位建立监管体系,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严格履行适当性义务;对投资者而言,《办法》目的在于强化投资者识别风险能力,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产品,减少超出自身能力的投资和损失。本文旨在从投资者角度出发,探讨《办法》对投资者的影响,以及投资者如何理性审慎投资、维护权益。 -
研究丨《劳动争议解释(二)》发布:企业用工合规管理进入“高压精细时代”2025-08-122025年9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二》)将正式施行。此次新规由最高法统一发布,是近年来劳动用工司法政策中规格最高、内容最细、影响最广的司法解释之一,对企业用工制度、合同管理、社保缴纳、竞业限制、用工外包等常见合规风险点提出了明确的裁判标准。我们聚焦企业最应关注的五大关键变化,助力企业管理层与法务团队前瞻性调整用工策略,筑牢合规防线。
道可特简介
更多品牌活动
更多-
[12/08]创新与信心:律所管理的未来——道可特2024行业论坛
世界格局加速变迁,各行业生态持续重塑,法律行业亦置身变革潮头,面临各种考验:如何在饱和市场中“活下来”?行业信心从何而来?创新同质化,下一步怎么走?国际化之路还要坚持吗?如何与其他专业服务机构协同向上?重塑思考,破题解卷。12月8日,道可特律师事务所作为主办方,携手专业服务机构与八所高校,带来一场关于“创新”与“信心”的行业论坛。 -
[03/22]道可特2024创新季启动仪式
当“新质生产力”成为两会C位词,各行业、各地区纷纷发力,竭力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法律行业不外如是。随着时代发展和法律行业的变革,创新已成为律所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敢于求变,勇做破局者;勇于求新,争做开创者也是道可特一直坚持的发展内核。 -
[12/27]地方型律所的发展路径选择和竞争力打造专题研讨会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庆典
2018年,道可特落子泉城,设立道可特济南办公室。作为道可特第二家分所,济南办公室定位于品牌市场旗舰店和道可特全国法律市场开发试点,是道可特在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依托总部一体化管理平台,立足区域优势,历时五载春秋更迭,济南办公室实现了自身跨越式的发展,也见证了区域法律行业的发展与变化:行业竞争加剧、业务半径有限、人才引力不足,品牌规划不明晰……如何破茧、突围正在成为区域律所亟待解决的难题。2023年12月27日,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之际,我们将举办“地方型律所的发展路径选择和竞争力打造专题研讨会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庆典”。届时,各界行业翘楚、知名媒体机构代表等嘉宾将悉数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