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海南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外商投资等领域的一批政策举措陆续出台,推动一批企业同海南签约合作,参与海南自贸港智能制造、国际航运、融资租赁、新型贸易、教育医疗、旅游文体、农业等领域发展。
《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今年2月1日起施行,仅保留27条限制措施,在采矿、汽车整车制造等领域作出了更加开放的安排;出台支持海南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方案;出台22条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涵盖医疗、金融、文化等五大领域。尤其是医疗方面,海南大力鼓励外资医疗资源引进,建立起了多家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医院。海南本土医疗领域蓬勃发展的同时,在新冠疫情的全球背景下,看整个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值得重点关注。中国在原创药领域还有较大差距,欠缺原始创新。我们国家还是需要鼓励原始创新,给创新者充分的保护和回报。
-
会员制模式在商业中应用广泛,从零售业(例如沃尔玛、天猫会员店)到金融业(例如银行VIP卡)、航空业(例如中国国际航空“国航知音”常旅客会员)再到服务行业(例如健身店、球场、电影院会员)。
顾客成为商家会员的第一步,须通过网络或纸面提交个人信息,该步骤即商家收集个人信息的过程。顾客成为会员后,商家会根据会员个人信息有针对性地提供折扣、积分奖励、促销优惠及其他会员权益。期间,会员信息将经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一系列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
《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2020版)延续了2018年对外商投资股比要求,对比2017年的清单,将农作物的范围调整为“小麦、玉米”,要求中方控股(不低于51%)调整为中方持股比例不低于34%,该比例的调整,对于引进外资投入到农业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也是促进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在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国内投资不足的现实问题,外商的投资将成为各个国家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发展本国农业、增加本国农业的资本存量,近几年的外商投资方向开始偏向农业以及食品行业,在投资风向转变的情况下,如何把握政策红利,引进外资,充分利用海南地理优势,发展海南自贸区的农业。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是为了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规定而制定的行政法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经2019年12月4日国务院第73次常务会议通过,于2019年12月30日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是为了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规定而制定的行政法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经2019年12月4日国务院第73次常务会议通过,于2019年12月30日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
“双减意见”出台后,各地大力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整顿工作。在政策预期影响下,大量的校外培训机构纷纷缩减业务。降薪、裁员、转型、资本急刹车笼罩着曾经野蛮发展的培训机构。在这一特殊的阶段,培训机构面临广告宣传风险、退费风险、员工辞退风险、资产重组风险等法律风险。为规避前述风险,平稳度过行业寒冬,建议培训机构充分重视降薪、裁员、业务调整、资产重组的合规性。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机构与个人财富的持续积累,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根据中基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资产管理业务的整体规模约61.36万亿元。资产管理业务在完善我国社会融资结构、满足居民财富管理和企业投融资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资管行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争议。尤其是自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出台以来,《差额补足协议》的性质和效力问题成为司法实务届和学术界具有争议的焦点问题。
笔者通过查阅《差额补足协议》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学术界对“差额补足”的问题已有诸多讨论,并对一些观点达成共识。但考虑到司法审判中有关“差额补足”案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针对《差额补足协议》的性质和效力问题仍有深层次探讨的空间,故本文拟从案例分析视角出发,从案例中提炼观点,对资产管理领域中《差额补足协议》的性质和效力认定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讨论。
-
债务承担是合同变更的一种方式,包括并存的债务承担和免责的债务承担。并存的债务承担模式下,原债务人和新加入债务的债务人共同向债权人承担债务义务和责任,债权人可以选择新债务人或原债务人单独或共同履行债务;免责的债务承担模式下原债务人在合同项下的义务和责任全部转移至新债务人处,原债务人自债权债务关系中解脱。在债务承担协议中没有明确约定原债务人是否退出债权债务关系、新债务人是否独立承担原有债务的情况下,原债务人是否免责成为司法实务中争议较大的问题。本文以最高院相关判例及解释为依据,试析协议中未明确约定债务人是否免责时的债务承担类型。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是为了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规定而制定的行政法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经2019年12月4日国务院第73次常务会议通过,于2019年12月30日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
2020年3月起,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的6家基层检察院,试点开展“企业犯罪相对不诉适用机制改革”。检察机关对于办理的涉企刑事案件,在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决定或者根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出轻缓量刑建议的同时,督促涉案企业做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预防和减少企业违法犯罪。2021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扩大企业合规改革试点范围,部署在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10个省市开展为期一年的第二期试点工作。
近年来不断发生知名企业家在取得辉煌成就的事业巅峰期,却因犯罪身陷囹圄,令人扼腕叹息。刑事法律风险不仅导致这些企业家光环不再,失去人身自由,而且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丧失发展机遇,甚至关门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