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特研究 | 摆脱不良贷款困局——不良资产证券化

来源: 道可特律所  时间: 2021-06-02 21:19:09  作者: 金融资本市场团队

引言:我国近几年的银行不良贷款一直处于持续增加的趋势,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作为一项有效遏制银行经营风险增加的创新型工具,逐渐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上。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完善发展有利于让银行摆脱不良贷款的困局。

随着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由此导致部分能力不足的中小企业会面临破产的危机,无论是其破产清算还是破产重整,都意味着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还债的能力,从而导致不良资产的滋生。

银保监会2021的首场发布会宣布:2020年银保监会通过清收、核销、转让等多种形式,共处置不良3.02万亿元。虽未有明确数据,根据目前全球经济走势,2021年银行、金融机构面临要处置的不良资产很大可能有增无减,这也意味着银行、金融机构在处置不良资产时必须加大力度。

近期,国家发改委联合13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和保障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依法履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重整企业融资支持。对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依法设立不良资产处置基金,参与企业重整。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不良资产处置基金等各类基金在破产程序中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的重整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国家虽积极推动银行、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但如何处置不良资产仍然是个难题,既要加大力度,还要稳中求进,要求银行积极探索新模式的同时还要把握好两者的平衡。在探索新模式的过程中,不少专业人士看出,各家银行正在政府指导下努力寻找解决不良的利器,其中以推出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最为突出。

不良资产证券化(Securitization of Non-Performing Assets,NPAS)起源于美国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是资产拥有者将一部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经过一定的组合,使这组资产具有比较稳定的现金流,再经过提高信用,从而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流动的证券的一项技术和过程。具体来说,包括不良贷款(NPL)、准履约贷款(SPL)、重组贷款、不良债券和抵债资产的证券化。在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环境下,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对当前不良资产的政策性处置具有的市场性、逆周期、多主体特点对症下药。银行开展不良资产信贷化业务可以转化不良贷款、提高资本的充足率、提高处置效率,还能为市场注入新活力、给投资人更多的选择空间,不良资产信贷化业务虽有很大优势,但很多银行对此并不了解或手段技术欠缺,不良资产证券化仍需稳步推进。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起步较晚,21世纪初,我国就已有资产管理公司出台不良资产证券化方案,由于当时法律法规不健全,该方案也并未得到实际运行。我国的第一批试点是于2016年2月开始启动、第二批试点于2017年开始启动。2019年11月,试点再次扩容,除部分城商银行外,多家农商银行首次入围。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有序推进的同时,商业银行发售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问题主要在于银行推出的产品规模较小且发行主体集中,往往存在着基础资产单一以及市场占比小的特点。

总体来说,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仍存在一些潜在风险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也导致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进行全面推进仍存在着较大阻碍。我国相关企业以及研究学者也为此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完善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序稳定发展的路径,在顺应我国的金融体系的同时,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道路。结合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在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如下完善建议:

1.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因为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起步较晚,相关人才缺失。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专业投资者缺乏,市场投资者对于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缺乏认识或认识较为片面,仍然采用保守投资的方式。对此,银行应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推广工作,给投资者创造学习的环境,培养专业的投资人、提高市场成熟度。除此之外,银行内部法律专业人才缺失,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其操作流程仍十分复杂,往往银行或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甚至证券从业者都缺乏对此精通的专业人员。对此,银行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内部人员的管理、培训,尤其是对不良资产证券化操作环节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专业性培训,政府也要加大对综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逐渐形成不良资产证券化专业性的综合性人才队伍。

2. 完善合理定价机制、建立独立估值机构。资产证券化产品要想选择到合适的投资者,必须把产品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目前我国推出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银行普遍采用贴现率法来估算资产池的基础资产,这种方法带来的问题就是定价要么偏高、要么偏低,使投资人感兴趣的产品即便抢手银行也不能获利、而利润大的产品往往无人问津。产品定价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信息披露程度、基准收益率曲线、历史违约情况以及定价技术。产品定价的复杂性实际上也要求定价更需要专业机构来完成,让独立的估值机构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估值。产品定价合理,让银行有盈利空间,投资者也能接受。

3. 完善不良资产信用评级制度。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不良资产信用评级系统,仅存在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信用信息平台且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数据不全面、更新不及时的情况。推动我国不良资产信用评级制度建设不仅要完善供投资人查阅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还要推进评级机构市场化运作,提高评级机构的经营水平和经营能力。除此之外,要利用政府监管的效能,督促评级机构规范化、专业化运行。

4. 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完善监管制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对资产证券化的产品仍未建立统一监管模式。要建立政府推动的高效监管制度,防止区域化经济危机。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主要针对两个方面:

一是在国内现有法律体系下借鉴外国法律及本国证券化实践经验,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专门立法。结合《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破产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在我国立法司法环境的指引下,使资产证券化立法成为可能。

二是使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融会在国内法现有法律体系中完善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等相关失信处罚制度及追责机制。

国家明确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依法设立不良资产处置基金,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正不断加大,相信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进程也会加快推进。随着各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逐渐丰富,发挥诉讼追偿、资产重组、债转股等处置优势,探索成立不良资产处置特殊目的公司(SPV),以过桥基金、分级基金等形式循环使用,打好组合拳,提高不良资产处置能力,不良资产处置将更加有序发展。

可能感兴趣

专业团队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检索
行业研究
更多
  • 《2018中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蓝皮书》
    《2018中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蓝皮书》包括上篇《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及下篇《保险行业法律专题报告》。其中,《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是由绿法(国际)联盟(GLGA)继2018年成功发布首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之后连续第二年发布,该指数能够综合、直观反映近三年来保险行业整体的法律健康状态。《保险行业法律专题报告》则结合近年来保险行业及保险资金运用领域法律实务,针对当下行业实务中的热点及疑难复杂问题,从法律视角予以分析和解读,以期为保险行业及保险资金运用的合法合规发展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 《2018中国不良资产蓝皮书》
    绿法联盟研究院基于对整体不良资产行业进行深入的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与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共同编制了《2018中国不良资产蓝皮书》,希望能够对行业带来指导,也能体现不良资产行业本身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公益性。
  • 《央企(A股)上市公司法律健康指数报告》
    《央企(A股)上市公司法律健康指数报告》是目前市场上首份以法律健康为导向和评判标准的、研究央企(A股)上市公司发展健康度的指数报告,是第一份由第三方机构推出的带有公益性和学术性的央企(A股)上市公司指数报告,是研究、评价央企(A股)上市公司的一个全新视角与一项创新性举措。报告对央企(A股)上市公司的健康度做了全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解读;报告以动态发展的数据库为支撑,在绿法(国际)联盟(GLGA)的协调下与相关监管部门、治理机构、重要行业组织、经营主体形成互动机制,围绕央企(A股)上市公司开展长期跟踪研究,努力推出对认识央企(A股)上市公司、推进央企(A股)上市公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
同道计划
更多
  • 【同道计划一】
    道可特希望联合全国志同道合的律师朋友们,一起建设事业平台,一起实现事业梦想,特推出“同道计划”。“同道计划一”旨在全国范围内招募道可特分所的合作伙伴、事业合伙人、执行主任。
  • 【同道计划二】
    “同道计划二”旨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招募道可特总部和北京办公室的合伙人和律师,共同成为行业、自己、市场、客户想要的样子。
  • 【同道计划三】
    “同道计划三”旨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招募道可特全国分所合作伙伴。道可特全国乃至全球发展蓝图,需要更多伙伴一起绘制,让我们共同打造一家让人尊敬的律所。
品牌活动
更多
  • [12/08]创新与信心:律所管理的未来——道可特2024行业论坛
    世界格局加速变迁,各行业生态持续重塑,法律行业亦置身变革潮头,面临各种考验:如何在饱和市场中“活下来”?行业信心从何而来?创新同质化,下一步怎么走?国际化之路还要坚持吗?如何与其他专业服务机构协同向上?重塑思考,破题解卷。12月8日,道可特律师事务所作为主办方,携手专业服务机构与八所高校,带来一场关于“创新”与“信心”的行业论坛。
  • [03/22]道可特2024创新季启动仪式
    当“新质生产力”成为两会C位词,各行业、各地区纷纷发力,竭力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法律行业不外如是。随着时代发展和法律行业的变革,创新已成为律所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敢于求变,勇做破局者;勇于求新,争做开创者也是道可特一直坚持的发展内核。
  • [12/27]地方型律所的发展路径选择和竞争力打造专题研讨会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庆典
    2018年,道可特落子泉城,设立道可特济南办公室。作为道可特第二家分所,济南办公室定位于品牌市场旗舰店和道可特全国法律市场开发试点,是道可特在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依托总部一体化管理平台,立足区域优势,历时五载春秋更迭,济南办公室实现了自身跨越式的发展,也见证了区域法律行业的发展与变化:行业竞争加剧、业务半径有限、人才引力不足,品牌规划不明晰……如何破茧、突围正在成为区域律所亟待解决的难题。2023年12月27日,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之际,我们将举办“地方型律所的发展路径选择和竞争力打造专题研讨会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庆典”。届时,各界行业翘楚、知名媒体机构代表等嘉宾将悉数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