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道故事 | 一名90后律所执行主任的肆意生长
来源: 道可特律所 时间: 2022-10-21 22:22:16 作者: 道可特律所
编者按:道可特一路走来,每一次变革,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全体道可特人的努力和贡献,是道可特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见证了道可特的每一次成长。道可特的同仁,作为律所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大家和律所一起度过了多少美好的年华,有过多少深刻的记忆,它们或仍萦绕心间,或已随风而逝。让我们以文字为载体,一起畅叙过往、抒发心声、记录美好、传递温情,叙说我们与道可特的故事。
本期同道故事由深圳办公室执行主任周宁律师供稿。周宁主任2016年加入道可特,用他的话来说,他是一名百分百道可特造律师。在道可特的六年岁月里,他从周同学变为小周,升级为周律师,后成长为周主任,从律师再到做一名职业的律所管理者,这一路充满着无数的第一次,积累了无限的可能性,让周宁主任肆意生长、奋发有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周宁主任分享关于他的同道故事。
取一个这样的题目多少有点标题党的意思。不过还好,我确实是道可特深圳办公室的执行主任,也是一名百分百道可特制造的律师。在这里,我经历从法学生到律师再到律所管理者的转变,在这里我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每一个第一次串联起了我的生长,我特意用了“肆意”这个词,结尾我会阐述对它的理解。下面,我想通过三个阶段的九个“第一次”串联我的同道故事。
一、从周同学到小周,学会做一个合格的职场人
如果说对道可特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会说是一个超大鱼缸,那是北京办公室终极改造前所有人来访首先映入眼帘的景象。我在道可特的第一个工位就是面对那个鱼缸。做律师助理的阶段,除了受到了规范的律师基本培养外,受到更深的教育是要做一个合格的职场人,受人之托则忠人之事。
01. 第一次准备诉讼开庭
我是一名非诉律师,但在我刚入行时,律所要求必须全面参与诉讼和非诉项目,律师是使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人,不能被手段束缚。第一次参加庭审的庭前准备我记忆犹新。庭审前一天,主管合伙人把我拉到已经消失的会议室二,我以为我已经准备妥当,但当他不断用反问的语气质疑我的每一句话时,我逐渐狼狈不堪并觉得有口难言。那个下午,我第一次感知到了诉讼的美感,它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需要尽最大努力向法官论证清楚你的观点,有理且有据。
02. 第一次参加非诉尽调
第一次做非诉尽调时,我就接了个“大活”。被尽调主体包含一个新能源公司和十三家加油加气站,且不说这十四家企业的资质如何繁杂,单是历史沿革就足够让人头疼。我在银川驻场两周,深刻体会到了非诉律师的出差日常,回忆起来总是漫天的黄沙、好吃的手抓羊肉以及贺兰山葡萄酒。非诉的美感另异,它平铺直叙却又极尽细致。也许深夜反复论证的法律问题,会被客户隔天一扫而过,但我们必须对写出的每一个字负责。
03. 第一次参与会议筹办
2016年12月4日是绿盟(道可特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创办的绿色立体法律生态圈)成立的日子。如果说在项目中我还是小周,那在这种大型会议上我更是无名氏,负责搬桌子和递话筒。那是我第一次经历律所组织这么大型的活动,从策划、组织到现场主持和人员对接,都是主任在忙活,我仍记得他忙前忙后擦汗的样子。很多同行对律师组织、参加活动颇有微词,可我慢慢理解律师行业永远需要和客户、同行进行交流,因为信息在我们手中会产生无限价值。后续我在道可特参与过数不清的活动,角色也从搬运工到迎宾,泊车小弟到项目策划,再到活动主持人。
在小周的岁月里,做的是一些非常琐碎的工作,写一个清单、做一个表格、做个法律检索是工作常态,当然也有很多看似和律师毫不相关的工作,写个方案、跑个腿、活动凑个数等等。除了基本的律师素质培养外,那段时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律师的样子——受人之托须忠人之事。
二、从小周到周律师,思考做一名真正的律师
每一个律师都期待拿到红本的时刻,那是发自内心的身份认同。其实律师的诞生有两个时刻,一个是拿证的时候,另一个是能独立面对客户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在道可特经历了实习律师的考核拿到了执业证,在这个阶段学到了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律师,并对行业开始进行窥探。
04. 第一次准备招投标材料
基于机构客户为主的特点,道可特开始探索深入的市场化路线,深度参与法律服务招投标,作为骨干的我更是不能幸免。第一次准备标书也是在已经消失的会议室二,又是一份几百页的超长文件。为了赶上第二天的投标,我加班到凌晨三点,又在结束后回家洗了个澡,赶了六点的飞机去项目出差。我清楚地记得,明明主管合伙人可以两个小时完成,她却坚持陪着我,不断提出建议却坚持不上手,用了八个小时方才完成。我开始明白,从部分到整体是律师助理到律师的必备成长。后续写技术标,讨论商务标,参加述标,也让我从更广的维度接触了解行业。
05. 第一次编写行业研究报告
私募基金业务是道可特传统优势业务,也是我们团队的主业。2018年律所安排我们团队编写《私募基金法律健康指数报告》,这是行业首次。彼时我们已经开始通过行业报告加法律服务产品的方式打通全产业链法律服务。报告的编写历时半年,构建模型、搜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报告,专家论证,召开发布会,这也是很多律师都没有过的经历。《私募基金法律健康指数报告》的发布无疑是成功的,我也先后参与过两次指数报告的编撰,从参与到负责。所谓的行业化和专业化对于我来说不是空洞的概念,是亲身经历的日常。
06. 第一次独立面对客户
好的伙伴总是会从舒适区推你去面对新的冒险,更会陪你左右。在我作为主管律师已经自信的时候,律所与我协商尝试做一个独立隐名合伙人。也许这在很多律师看来很正常,但在北京成熟的薪资团队来看确是极富挑战的,以我的资历很难单独应对央企和国家级金融机构的客户。我的第一个独立客户是六大行的一家,也是律所通过招投标获得的项目,我虽然还有团队支撑,但合伙人是站在我的背后而不再是旁边,我必须独自面对客户。经历过七天几乎不眠不休反复推敲只为写一个五页纸的法律意见,经历过第一次和年长我20岁的央企法总当面回应质询,这个项目也让我获得了2020年度《商法》年度交易大奖,更为可贵的是客户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感谢他们对于一个年轻律师的认可。
周律师一直是我非常骄傲的身份,我始终铭记入行时主任教导律师是使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人。在此期间我也担任道可特北京办公室执委会特别助理,协助执委会委员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办活动、写标书、梳理律所行政人事工作、协助分所工作,我都干得不亦乐乎,这也为我的下一段旅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从周律师到周主任,做一个优秀的律所
得益于北京办公室执委会特别助理的身份,我有机会可以深度窥探律师行业。五次绿盟年度论坛,列位国务院学者、经济学家、行业领袖从宏观角度侃侃而谈。十八次机制的力量研讨会,众多探索公司制律所发展的行业前辈高谈阔论。行业化、专业化、公司化、一体化这些对我来说不再是生硬的词语而是行业的未来,如何推进律师专业化建设,如何让律师有尊严体面的工作,如何建设一家公司化的优秀律所,如何通过机构尝试为行业带来一点贡献。我逐渐深入思考并开始萌生全身心投入律所管理的想法。2020年道可特迎来分所建设高峰期,我主动申请南下,开始了一段更为神奇的旅程。
07. 第一次筹建一家办公室
2020年底,我独自一人一路南下飞到深圳,负责筹建深圳办公室。怎么做,做什么,知道又都不知道。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筹办一家分所,从司法局办手续到租赁办公室,从办公室铺地毯到结识当地律师,在半年的时间里,我一步步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每周都会和北京总部指导小组开会,当然也有主任和分管合伙人的无数次心理辅导。做业务一样,他们批评我,告诉我哪里做得不好,也坚定地告诉我,我可以。很幸运,半年后遇到了现在的伙伴,在守谦斋里我拿着一个平板电脑满眼真诚地向她阐述如何打造道可特深圳办公室。现在看来很多想法不甚成熟,作为行业前辈的她肯定也看出了我的不成熟,但也许正是满眼真诚深深打动了她。经过近2年的时间,深圳办公室已经有了超过50名执业律师,共计70人的队伍,我逐渐适应被叫做周主任的日子。
08. 第一次获得行业个人奖项
2021年中,幸运接踵而至。在深圳办公室正式开始运营的日子,我凭借过往业务和管理经验,在30岁的时候获得了Legalband 2021年度中国律届俊杰榜30强,成为被表彰的30位3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律师之一。这是我第一次获得行业个人奖项,对自己的认可和开心自不必说,也让我意识道可特百分百制造的年轻人能够得到行业认可,我亲身建设的律所可以得到行业的认可,这种喜悦溢于言表。后续参加行业活动,我也发表过《律师成长的另一种可能》的演讲,受到很多年轻律师的认可。行业的发展除了需要专业力量的支撑,也需要更多维度的人才供能,我更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也期待更多的同行参与律所管理工作,律师的成长不只有一种可能,做律师,做律所,广义来说我们都希望这个行业越来越好。这个奖项是对周律师的认可,也是对周主任的勉励。
09. 第一次担任一体化运营组长
2022年初,道可特进一步加强一体化建设,成立一体化工作小组全面覆盖全部办公室的运营。我也有了更多的身份,事业发展与分所指导中心副主任、深圳办公室执行主任、人才引进工作管理小组组长等。我开始理解,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一份沉甸的责任,我也从手忙脚乱到逐渐适应。不断推进律所运营管理工作,不断标准律所运营管理工作,是我们一直在坚持的事情,超过10人横跨3个办公室的运营管理团队更是我的底气和责任。作为分片区负责人,我亲历了深圳办公室、上海办公室、海口办公室很多合伙人的引进工作,我从这些伙伴的身上看到他们对这个行业的热爱与希冀,这更坚定了我的工作理想。
成为周主任的日子里,我见证了道可特办公室从5家变成10家,人员从100人变成600人,见证了道可特从客户认可到在行业奖项屡获殊荣。律所运营管理不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工作,太多的琐碎和无疾而终。很幸运,我的各位上级都是律所管理的老人儿,他们非常懂得这里面的难,仍会不吝地批评我,哪里做得不好,更会坚定地告诉我,我可以。在律所运营管理岗位上为律所发展做出贡献,这种成就感非比寻常,在律所运营管理岗位上建设一个为行业带来一点点的进步的律所,也许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最后我要解释下“肆意生长”。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做了非常多看似和律师无关的工作,这些工作都成为了我后续工作的重要助力。律师是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人,真正的价值就在解决问题。律师的培养也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专业、市场、管理都应该有机会接触,有资格选择。当然我很幸运,我的合伙人们以身作则教给我职业、专业以及真诚,我总被允许尝试更多选择,并选择自己喜欢。流年笑掷,未来可期,我刻意隐去很多合伙人的名字,他们都在道可特继续努力着,我相信他们读的时候会会心一笑。这就是我的同道故事,一个百分百道可特造90后律所主任的肆意生长。
篇幅已经较长,我本人又不爱拍照,就不再加上照片辅证。结尾要再加一个广告,如果这篇文字让你对道可特产生兴趣,欢迎加我的微信让我们促膝长谈。
欢迎您加我微信
可能感兴趣
专业团队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专业解读
更多-
研究丨行政法背景下的教育政策与管理(一)2025-05-20本文从行政法的视角出发,探讨教育政策与管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法律基础与运作机制。教育行政作为国家干预教育的重要手段,必须在法治框架下运行,以实现公平、公正与效率。通过分析教育行政的权力配置、程序正当性、法律责任及司法救济等要素,本文强调规范化、透明化的教育治理对于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对当前教育行政中存在的越权、程序缺失和监督乏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呼吁构建以法律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实现教育政策的法治化、科学化与民主化。 -
研究丨关于竞业限制,你需要知道的10个关键问题(二)2025-05-14近年来,随着人才流动加剧及企业对商业秘密保护需求的提升,竞业限制条款在劳动关系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实践中,围绕竞业限制协议的订立、履行与争议处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多,相关诉讼案件也呈上升趋势,成为劳动争议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结合笔者团队在2021年至2023年代理的多起涉及竞业限制纠纷的诉讼及专项法律服务项目,以及司法实践,系统梳理了高频出现的争议焦点与代表性问题,以供读者参考借鉴。 -
研究丨谈诊疗规范的法律渊源2025-05-13诊疗规范是医疗行为的准则,包括规范、指南、临床路径、行业标准等。诊疗规范的法律渊源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医疗常规应当纳入不违背公序良俗的习惯中,与诊疗规范并列成为法律渊源予以适用。
道可特简介
更多品牌活动
更多-
[12/08]创新与信心:律所管理的未来——道可特2024行业论坛
世界格局加速变迁,各行业生态持续重塑,法律行业亦置身变革潮头,面临各种考验:如何在饱和市场中“活下来”?行业信心从何而来?创新同质化,下一步怎么走?国际化之路还要坚持吗?如何与其他专业服务机构协同向上?重塑思考,破题解卷。12月8日,道可特律师事务所作为主办方,携手专业服务机构与八所高校,带来一场关于“创新”与“信心”的行业论坛。 -
[03/22]道可特2024创新季启动仪式
当“新质生产力”成为两会C位词,各行业、各地区纷纷发力,竭力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法律行业不外如是。随着时代发展和法律行业的变革,创新已成为律所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敢于求变,勇做破局者;勇于求新,争做开创者也是道可特一直坚持的发展内核。 -
[12/27]地方型律所的发展路径选择和竞争力打造专题研讨会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庆典
2018年,道可特落子泉城,设立道可特济南办公室。作为道可特第二家分所,济南办公室定位于品牌市场旗舰店和道可特全国法律市场开发试点,是道可特在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依托总部一体化管理平台,立足区域优势,历时五载春秋更迭,济南办公室实现了自身跨越式的发展,也见证了区域法律行业的发展与变化:行业竞争加剧、业务半径有限、人才引力不足,品牌规划不明晰……如何破茧、突围正在成为区域律所亟待解决的难题。2023年12月27日,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之际,我们将举办“地方型律所的发展路径选择和竞争力打造专题研讨会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庆典”。届时,各界行业翘楚、知名媒体机构代表等嘉宾将悉数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