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读
  • 道可特研究 | 商业特许经营特色“冷静期”的认定2022-02-24
    一般情况下商业特许经营合同签署的合同期限为3年的话,“冷静期”最好不要超过三个月为佳。在此也建议特许人、被特许人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把被特许人可以单方解除合同的“冷静期”期限予以明确约定,否则对于“冷静期”期限只能由双方任意解释,很难不会产生争议。同时若被特许人尚未使用特许人的特许经营资源,即使解除合同,对双方的影响也较小,所以以“冷静期”作为解除理由的,往往获得法院支持的可能性很高。另外需要指出,除非合同双方对盈利有明确约定,否则被特许人是否盈利不属于商业特许经营合同可以解除的根本目的,即使亏损或收益达不到预期,也是无法要求单方解除合同的。
  • 北交所观察之四十三丨北交所上市策略:拟上市企业“募投项目”核查要点解析2022-02-24
    截至2022年2月23日,北交所共发布2022年度上市委会议结果公告四份,公告结果提及审议会议问询的主要问题,具体包括拟上市企业的股权转让问题、公司治理规范性问题、财务规范性问题、业务发展问题、产品竞争力问题、毛利率及收入问题、研发人员及研发费用问题和募投项目问题,四份公告中对“募投项目”提出问询的就有三份,足见北交所上市委员对拟上市企业的募投项目情况的关注。本文将总结出北交所上市委对拟上市企业的募投项目情况的监管重点,并结合具体实例提出应对策略,以供拟于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参考。
  • 道可特研究丨“先辩护”系列一: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2022-02-21
    世界范围的刑事诉讼模式,主要分为两种,当事人主义模式和职权主义模式。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后,在当事人主义模式下,律师辩护空间更大,但在职权主义模式下,律师辩护空间会有一定限缩。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具有较强的职权主义色彩,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律师的辩护作用,提高刑事辩护的有效性,有必要将刑事辩护前置于刑事诉讼前。 本文是对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介绍,希望企业和个人了解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属于先辩护范畴。
  • 道可特研究丨出资期限届满前已转让股权股东的出资义务承担问题2022-02-18
    2013年公司法资本缴纳制度改为了完全的认缴制度,股东享有出资期限的自由。在此制度下,出资期限未届满之前,债权人及公司不得要求股东提前履行出资义务。但是根据《企业破产法》《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等相关规定,在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和解散清算程序时,股东的出资义务加速到期。股东在出资义务未到期之前,已经转让股权,债权人能否要求出让股东加速其出资期限,从而要求其承担在未出资范围内的债务清偿责任。公司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此并没有进行明确规定,且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裁判观点。本文主要对最高人民法院(2021)最高法民申6423号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让股东责任承担的不同情形。
  • 道可特研究 | 探析商业特许经营纠纷的成因2022-02-18
    特许经营合同纠纷在仲裁委受理的知识产权类纠纷中占有很大比例。根据2021年7月,济南仲裁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的关于《济南仲裁委员会知识产权仲裁工作情况》汇报中可知以下内容: 2020年济南仲裁委共受理知识产权类案件186件,均为合同纠纷,标的额2228万元,案件数量在全国250余家仲裁机构中排名第四位。截止2021年7月底,知识产权类纠纷受理数量达203件,案件仍然以特许经营合同为主,其余多为技术服务、技术转让、计算机软件开发、商标使用许可等合同争议,案件总标的超过2700万元,案件数量和标的与2020年、2019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
  • 北交所观察之四十二丨关于《关于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转板的指导意见》的法律解读与实务分析2022-02-17
    2022年1月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对《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原转板意见》”)进行修订,发布了《关于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转板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转板意见》”)。《转板意见》并未对《原转板意见》的核心内容做实质修改,只是鉴于北交所设立,原精选层挂牌公司整体平移至北交所这一事实,《转板意见》将《原转板意见》中的一些名词做相应调整,如将“全国股转公司”“精选层公司”分别修改为“北交所”“北交所上市公司”,将“转板上市”修改为“转板”等。现主要对《转板意见》规定的转板制度和流程进行法律解读并结合实务案例进行分析。
  • 道可特研究 | 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能否以补休代替加班费?2022-02-17
    每当岁末年关,部分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或疫情值守等原因,仍需安排员工在元旦、春节等法定节假日加班。而有些企业或出于对劳动法律规定的认识不精准,或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减少加班费支出,对于安排职工加班的,并不区分休息日或法定节假日的不同情况,对于加班时长均统一作补休处理。那么,这一做法是否符合现行法律规定,裁审层面的态度又如何,企业是否会面临补休后仍需支付加班费的情况?本文将通过对立法规定及司法判例的分析,就企业在实际用工管理合规性中常常忽视这一问题进行解读。
  • 道可特研究丨预告登记制度在商品房买卖中的法律适用2022-02-16
    不动产预告登记是物权法设立的新制度,旨在保护债权请求权、保障市场交易下不确定的不动产物权能够得以实现。该制度是使债权物权化的特别法律规定,既具有物权性质又具有债权性质,是连接债权与物权的“过渡性桥梁”。 在商品房买卖活动中,购房者可通过预告登记拥有请求未来一定时期发生物权的权利,其对出卖人的买卖合同债权通过履行预告登记的手续,由“对人权”转化为“对世权”。如在商品房预售中,购房者可以就尚未建成的住房进行预告登记,以制约开发商把已出售的住房再次出售或者进行抵押。 但是,预告登记制度现实需求并不大,只有正确理解预告登记制度的法律效力,才能发挥制度价值,为购房者增加保护自己权利的途径。
  • 道可特研究丨企业家离婚连载一:婚后成立的公司,离婚股权应如何分割?2022-02-15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投资理财渠道的日趋多元,股权已成为夫妻共同财产中一种重要的财产形式。又鉴于股权不同于普通财产形式的特殊性,股权的分割,不仅关涉夫妻双方的重大利益,而且会给有限责任公司带来一定影响。 由于股权分割,不仅要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关于离婚财产分割的规定,还要适用《公司法》股权的相关规定,存在一定的法律交叉适用复杂性。 因此,在夫妻离婚时,如何分割公司股权,就成为离婚财产分割普遍受到关注的新问题。
  • 道可特研究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问题之合同无效后实际施工人的权利救济2022-02-14
    我国建筑市场总体属于发包人市场,承包单位一般需要先垫资进场施工,之后发包人按施工进度支付工程进度款,且发包人为了便于管理和保障工程质量,一般会与承包单位约定“未经发包人同意,禁止转、分包”。但承包单位为了降低垫资风险、控制经营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在其本身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没有充足的建设队伍和机器设备情况下,通过挂靠方式承接工程或承接后,罔顾与发包人的约定,擅自进行分包、转包,将垫资风险转移给实际施工人。该类合同往往因存在违法分包、转包、挂靠情形而被法院认定为无效,导致实际施工人利益无法及时得到实现。本文主要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的相关规定及司法判例,浅析实际施工人的权利救济。

可能感兴趣

专业团队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检索
行业研究
更多
  • 《央企(A股)上市公司法律健康指数报告》
    《央企(A股)上市公司法律健康指数报告》是目前市场上首份以法律健康为导向和评判标准的、研究央企(A股)上市公司发展健康度的指数报告,是第一份由第三方机构推出的带有公益性和学术性的央企(A股)上市公司指数报告,是研究、评价央企(A股)上市公司的一个全新视角与一项创新性举措。报告对央企(A股)上市公司的健康度做了全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解读;报告以动态发展的数据库为支撑,在绿法(国际)联盟(GLGA)的协调下与相关监管部门、治理机构、重要行业组织、经营主体形成互动机制,围绕央企(A股)上市公司开展长期跟踪研究,努力推出对认识央企(A股)上市公司、推进央企(A股)上市公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
  • 《全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2015-2017)》
    《全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2015-2017)》是由绿法(国际)联盟(GLGA)作为编制单位,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作为专业支持单位,并在外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共同打造的资本市场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系列研究课题之一。2017年,绿法(国际)联盟(GLGA)成功发布了其资本市场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系列研究课题的首份研究成果,即《私募基金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是该研究课题的第二份研究成果。
  • 《2018中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蓝皮书》
    《2018中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蓝皮书》包括上篇《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及下篇《保险行业法律专题报告》。其中,《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是由绿法(国际)联盟(GLGA)继2018年成功发布首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之后连续第二年发布,该指数能够综合、直观反映近三年来保险行业整体的法律健康状态。《保险行业法律专题报告》则结合近年来保险行业及保险资金运用领域法律实务,针对当下行业实务中的热点及疑难复杂问题,从法律视角予以分析和解读,以期为保险行业及保险资金运用的合法合规发展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同道计划
更多
  • 【同道计划一】
    道可特希望联合全国志同道合的律师朋友们,一起建设事业平台,一起实现事业梦想,特推出“同道计划”。“同道计划一”旨在全国范围内招募道可特分所的合作伙伴、事业合伙人、执行主任。
  • 【同道计划二】
    “同道计划二”旨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招募道可特总部和北京办公室的合伙人和律师,共同成为行业、自己、市场、客户想要的样子。
  • 【同道计划三】
    “同道计划三”旨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招募道可特全国分所合作伙伴。道可特全国乃至全球发展蓝图,需要更多伙伴一起绘制,让我们共同打造一家让人尊敬的律所。
品牌活动
更多
  • [12/08]创新与信心:律所管理的未来——道可特2024行业论坛
    世界格局加速变迁,各行业生态持续重塑,法律行业亦置身变革潮头,面临各种考验:如何在饱和市场中“活下来”?行业信心从何而来?创新同质化,下一步怎么走?国际化之路还要坚持吗?如何与其他专业服务机构协同向上?重塑思考,破题解卷。12月8日,道可特律师事务所作为主办方,携手专业服务机构与八所高校,带来一场关于“创新”与“信心”的行业论坛。
  • [03/22]道可特2024创新季启动仪式
    当“新质生产力”成为两会C位词,各行业、各地区纷纷发力,竭力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法律行业不外如是。随着时代发展和法律行业的变革,创新已成为律所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敢于求变,勇做破局者;勇于求新,争做开创者也是道可特一直坚持的发展内核。
  • [12/27]地方型律所的发展路径选择和竞争力打造专题研讨会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庆典
    2018年,道可特落子泉城,设立道可特济南办公室。作为道可特第二家分所,济南办公室定位于品牌市场旗舰店和道可特全国法律市场开发试点,是道可特在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依托总部一体化管理平台,立足区域优势,历时五载春秋更迭,济南办公室实现了自身跨越式的发展,也见证了区域法律行业的发展与变化:行业竞争加剧、业务半径有限、人才引力不足,品牌规划不明晰……如何破茧、突围正在成为区域律所亟待解决的难题。2023年12月27日,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之际,我们将举办“地方型律所的发展路径选择和竞争力打造专题研讨会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庆典”。届时,各界行业翘楚、知名媒体机构代表等嘉宾将悉数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