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高级合伙人

北京办公室

电话:

邮箱:victorychen@dtlawyers.com.cn

陈杰

专业领域

民商事争议解决,资产管理,资本市场,私募股权与投资资金

行业领域

银行业和金融服务

社会职务

北京市律师协会银行金融专业委员会 委员

恒泰证券 外聘内核委员

兼任华茂金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人民网基金)合伙人及投资决策委员会 委员

北海国际仲裁院 仲裁员

理财师协会 首席法律顾问

教育背景

天津大学

专业资质

证券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专业著述

《登陆新三板》 《银行贷款法律风险管理》

专业业绩

代理某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某国企集团执行监督案

天津某商业银行与某股东知情权纠纷

某国有商业银行大连分行与大连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拍卖合同纠纷最高法院再审案

某国有商业银行湖南某支行与公积金管理中心存单纠纷最高法院再审案

某信用社与某担保公司担保合同纠纷最高法院再审案

某国有商业银行某支行与深圳某计算机公司票据纠纷最高法院再审案

某国有商业银行汕头分行与汕头某建设公司合同纠纷最高法院再审案

连续数年为国有政策性银行(总行及部分分行)项目贷款评审提供法律意见

某国有商业银行下属投资公司与湖南某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确认纠纷

某国有商业银行下属投资公司与福建某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确认纠纷

某证券公司与某金融资某开化县产业基金证券发行纠纷案

某证券公司与多个企业服务合同纠纷案

某资产管理公司与某投资公司股权退出纠纷系列案

某基金一级半股权投资产品退出专项顾问

深圳某投资基金与某LP投资纠纷案

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某上市公司股权投资退出系列纠纷案

某基金与某文化公司股权投资退出案

某投资有限公司与某LP委托代持纠纷

长期为多家汽车企业提供争议解决服务

可能感兴趣

业务领域
更多
  • 道可特自创立之日起,便将公司法律业务作为基础业务领域。凭借丰富的经验,道可特先后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及政府部门等众多客户提供长期法律服务。道可特公司业务团队凭借优秀精湛的专业水平和认真务实的职业素养为客户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获得业界认可和客户广泛赞誉。
  • 争议解决是道可特律师事务所的核心业务之一。道可特争议解决有十余年的法律服务经验,业务范围涉及为客户解决商业纠纷、金融诉讼、调查等争议案件。争议解决团队在全程代理诉讼及处理仲裁案件突发事件中为客户提供优质可行性解决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客户的争议解决成本,道可特律所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争议解决综合处理方案。
  • 各类私募基金业务、证券发行与上市、并购重组等金融与资本市场法律服务是道可特的核心业务。历经十余年磨砺,道可特形成了以各类私募基金业务为核心,以证券发行和上市(IPO)、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产权交易、新三板、资产管理及金融衍生品等法律服务为延伸的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体系。
  • 道可特在基础设施、房地产与能源等法律服务方面拥有成熟丰富的经验。多年来,道可特一直致力于为社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通信信息、石油与天然气、水务与环保、能源动力等项目提供法律服务,尤其在BOT、BT、PPP等工程性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面拥有明显的专业优势,获得了出众的市场口碑。
  • 知识产权一直是道可特重点发展的业务领域。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道可特在知识为客户提供理念到知识产权的商业化与保护提供战略性法律意见以最大化实现客户的知识资产。在市场和法律的发展前沿,客户可以依赖我们一流的科技背景和集知识产权管理、咨询和诉讼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解决遭遇到的最为复杂的挑战。
  • 道可特拥有以海外投资为主要业务的团队。该团队由具有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香港、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或地区职业资格的律师组成,他们均毕业于国内外著名法学院且大多有欧美律师事务所的工作经验,熟悉跨境并购法律及实务,能够熟练运用中文、英文和日文,按照客户的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法律服务。
  • 道可特在竞争与反垄断业务中拥有突出表现,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了广泛且精深的相关法律服务。作为重点业务,道可特形成了精密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尖端一流的服务内容。道可特竞争与反垄断业务团队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众多大型竞争与反垄断案件中凭借精湛的专业水准,为客户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 道可特的税务法律业务在中国律师事务所中处于领先地位,道可特税务律师团队税法及家庭财富管理服务领域拥有专业系统的中国和国际税法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他们还精通如公司法、金融法、外商投资法、证券法及和房地产和基金相关的法律,并具有国际律师事务所的工作经验,他们擅长处理复杂的各类税务事项,在业内和客户中均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口碑。
专业解读
更多
  • [04-30]

    2025

    研究丨关于地理标志法律适用及侵权判定标准的实务检视——以《商标法》为视角之展开
    当“西湖龙井”遭遇异地仿冒、当“金华火腿”陷入通用名称争议,地理标志维权困境不仅牵动着区域经济的命脉,更考验着司法裁判的智慧。在《商标法》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并行交织的规制体系下,实务工作者常陷入法律适用竞合、侵权边界模糊的裁判迷雾。本文立足多件典型司法判例,通过实证分析,聚焦审判机关在一系列地理标志侵权案件中形成的裁判要旨,提炼地理标志侵权认定的三元构建判定标准—— 误导公众—商品关联—标志近似,为处理地理标志与普通商标冲突、破解产地误认认定困局提供具象化操作指引。通过解构司法实践中对《商标法》第16条的扩张解释趋势,文章旨在为法律从业者构建兼具国际合规性与本土适应性的裁判思维框架。
  • [04-27]

    2025

    研究丨关于竞业限制,你需要知道的10个关键问题(一)
    近年来,随着人才流动加剧及企业对商业秘密保护需求的提升,竞业限制条款在劳动关系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实践中,围绕竞业限制协议的订立、履行与争议处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多,相关诉讼案件也呈上升趋势,成为劳动争议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结合笔者团队在2021年至2023年代理的多起涉及竞业限制纠纷的诉讼及专项法律服务项目,以及司法实践,系统梳理了高频出现的争议焦点与代表性问题,以供读者参考借鉴。
  • [04-23]

    2025

    研究丨一起灵活用工平台涉嫌虚开案的最新思考
    近期,笔者在代理一起涉案金额数百亿的灵活用工平台涉嫌虚开案件,结合代理该案件遇到的实务问题与思考,对灵活用工涉嫌虚开案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 [04-21]

    2025

    研究丨行政诉讼避坑指南:精选案例详解17种行政机关败诉原因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法院以撤销、变更、责令履行、责令赔偿、确认违法、确认无效等形式判决行政机关败诉的共5.2万件,占判决结案的34.5%;而2024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36833件和23.7%。为了提升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与应诉能力,我们从案例出发,梳理了可能导致行政机关败诉的六类十七种原因。这些案例涵盖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协议履行等多种情形,希望能够借此帮助行政机关规范高效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