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外观主义原则对名义股东的债权人之保护及边界

来源: 本站  时间: 2018-09-14 10:03:45  作者: 公司合规团队

导读:在隐名出资关系中,实际出资人将其出资的股权记载于名义股东的名下,虽然该股权的实际权利所有者是实际出资人,但是对于名义股东的债权人来说,在其不知道存在隐名出资关系的情况下,名义股东的债权人是可以主张适用外观主义原则受到保护的。但是,仅适用外观主义原则,而不对实际情况加以区分,就会使实际出资人的实体权利得不到任何保护,这就产生了名义股东的债权人的合法债权与实际出资人的合法出资权益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这种矛盾?名义股东的债权人能否适用商事外观主义原则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保护是否没有边界?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公司合规团队将围绕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一、 名义股东的债权人能够适用外观主义得到保护

根据隐名出资关系的区分说,隐名出资关系内部适用实质说,即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之间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是公司的股东,名义股东不是公司的股东;其他关系适用外观说,即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其他主体发生争议,工商登记的公示效力强于实际出资人对公司的出资,名义股东是公司的股东,实际出资人不是公司的股东。同时,区分说要求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如果相关主体对隐名出资关系知情,则适用实质说,若不知情,则适用外观说。现行有效的公司法对于隐名出资关系的态度,就是按照区分说来处理。

对于名义股东的债权人而言,在其不知隐名出资关系存在的前提下,其有理由相信名义股东是公司真正的股东,拥有记载于其名下的公司股权。在这种情况下,在满足股权强制执行要件的情况下,名义股东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名义股东名下股权。

案例:王仁岐与刘爱苹等案外人执行异议案

原告:王仁岐

被告:刘爱苹

被告:詹志才

基本案情:2013年5月,王仁岐与詹志才共同出资设立中汇公司,约定王仁岐出资1000万元,詹志才出资500万元。2013年9月27日中汇公司依登记成立。2013年9月29日王仁岐与詹志才签订《委托持股协议》,明确约定:乙方(詹志才)在中汇公司所持的10%的股权(对应出资人民币500万元),为乙方代甲方(王仁岐)持有,甲方为实际出资人。乙方承诺于2013年12月31日前完成实际出资义务,将出资额500万元人民币直接支付给甲方,甲方收到乙方出资额后,本协议自动终止。后因詹志才无法履行《委托持股协议》,明确表示不能履行向王仁岐交付500万元出资额的义务。

刘爱苹系詹志才的债权人,依据公证后的《执行证书》向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冻结了登记在詹志才名下的中汇公司的10%的股权。王仁岐以案外人的身份向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认为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查封的被告詹志才持有的中汇公司10%股权应系其所有,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王仁岐提出的执行异议。

一审裁判观点:王仁岐与詹志才成立隐名出资关系,詹志才持有的中汇公司10%股权系王仁岐实际出资所有,詹志才为名义股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立法本意在于维护交易安全,减少交易风险,而刘爱苹申请执行诉争股权的行为并非商事交易行为,因此本案并不适用该法律条款规定。故王仁岐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实体权利,其诉讼请求停止执行,本院予以支持。

二审裁判观点:股权外观主义原则是判断股权权属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三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名称及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本案中,中汇公司工商登记及工商档案中的股东名册、验资报告及中汇公司的公司章程均记载涉诉股权的股东为詹志才,中汇公司的公司章程亦明确规定股东变更没有经过工商部门变更登记的不能对抗第三人。申请强制执行案件立案及法院查封诉争股权时,中汇公司尚未申请变更工商登记,将诉争股权的股东由詹志才变更为王仁岐,故对王仁岐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王仁岐与詹志才之间的代持股关系合法有效与否不影响对诉争股权的强制执行。二审法院判决撤销一审判决,驳回王仁岐全部诉讼请求。

最高院再审裁判观点:本案的争议焦点是王仁岐是否享有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利。关于《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理解与适用问题,工商登记是对股权情况的公示,与公司交易的善意第三人及登记股东之债权人有权信赖工商机关登记的股权情况并据此作出判断。本案中,王仁岐与詹志才之间的《委托持股协议》已经一、二审法院认定真实有效,但其股权代持协议仅具有内部效力,对于外部第三人而言,股权登记具有公信力,隐名股东对外不具有公示股东的法律地位,不得以内部股权代持协议有效为由对抗外部债权人对显名股东的正当权利。本院认为,《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所称的第三人,并不限缩于与显名股东存在股权交易关系的债权人。根据商事外观主义原则,有关公示体现出来的权利外观,导致第三人对该权利外观产生信赖,即使真实状况与第三人的信赖不符,只要第三人的信赖合理,第三人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即应受到法律的优先保护。基于上述原则,名义股东的非基于股权处分的债权人亦应属于法律保护的“第三人”范畴。因此,本案中詹志才因其未能清偿到期债务而成为被执行人时,刘爱苹作为债权人依据工商登记中记载的股权归属,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该股权强制执行。

在“王仁岐与刘爱苹等案外人执行异议案”中,最高人民法院与二审法院均认为,根据商事外观主义原则,在公司登记尚未变更情况下,名义股东非基于股权处分的债权人属于法律保护的“第三人”范畴,因此名义股东在此时是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名义股东名下股权以清偿其所欠债务的。

基于对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保护,名义股东的债权人不能随意的申请股权强制执行,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对名义股东名下股权申请强制执行:一是该股权满足股权转让的一般条件;二是已经有作为执行依据的已生效具有给付内容的法律文书;三是名义股东已经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其他财产虽已执行却不足以清偿债务;四是强制执行前,应先满足其他股东的意愿,比如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五是强制执行的范围仅限于法律文书中确定的数额。可以看出,虽然名义股东的债权人可以申请股权强制执行,但是法律对有限责任公司原本人合性的保护,对名义股东的债权人加以种种限制。

二、 商事外观主义对名义股东债权人保护的边界

商事外观主义原则的滥用,已经是公司法范围内屡见不鲜的问题。涉及公司的诸多争议,常常有“名”与“实”之争,如果因为“名”,而完全抛弃“实”,就可能会在未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据工商登记的公示力作出裁判,也就会导致实体权利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虽然大部分法院判决主要依据外观主义来保护名义股东的债权人利益,但是名义股东并未实际享有其名下的股权,该股权实质上是属于实际出资人的,实际出资人并没有帮助清偿名义股东对其债权人的债务的义务,这就会使适用外观主义对名义股东的债权人的保护与实际出资人的实质权利产生矛盾。而商事审判中的外观主义原则的适用也不能毫无边界,否则就会造成滥用。在适用外观主义的情形,一般存在三方当事人,在上述情形中,存在实际出资人、名义股东及名义股东的债权人三方当事人。

适用外观主义原则,是为了维护名义股东与名义股东的债权人之间的交易安全,从而牺牲了实际出资人的实质权利。但是,如果名义股东的债权人与名义股东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时,名义股东的债权人并非基于名义股东享有实际出资人股权而与其达成合同,并且名义股东的债权人可能是因为其他纠纷而主张名义股东的财产用于清偿债务,并非针对于实际出资人的实质股权,这种情形下,不能轻易根据外观主义原则损害实际出资人的权益。同时,外观主义原则的适用前提是善意。如果名义股东的债权人知晓隐名出资关系,或者知晓名义股东项下股权并非其财产,仍然主张依据外观主义原则对抗实际出资人的实质权利,就会违背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

因此,名义股东的债权人若想依据外观主义原则对名义股东项下股权主张权利,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名义股东的债权人善意;二是名义股东的债权人针对名义股东项下股权主张权利,而非针对名义股东全部财产主张权利。

隐名出资可以使不想暴露自己身份的投资人向公司出资,但是不承担一定责任的基础上,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虽然一味的适用商事外观主义原则,置实际出资人的实体权利完全不顾,有违实体上的公平正义。但相较于善意的名义股东的债权人的权益,实际出资人不得不作出让步。实际出资人需要考虑隐名投资的风险与回报,名义股东的债权人则需要考虑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债权。

可能感兴趣

专业团队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检索
行业研究
更多
  • 《2018中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蓝皮书》
    《2018中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蓝皮书》包括上篇《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及下篇《保险行业法律专题报告》。其中,《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是由绿法(国际)联盟(GLGA)继2018年成功发布首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之后连续第二年发布,该指数能够综合、直观反映近三年来保险行业整体的法律健康状态。《保险行业法律专题报告》则结合近年来保险行业及保险资金运用领域法律实务,针对当下行业实务中的热点及疑难复杂问题,从法律视角予以分析和解读,以期为保险行业及保险资金运用的合法合规发展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 《全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2015-2017)》
    《全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2015-2017)》是由绿法(国际)联盟(GLGA)作为编制单位,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作为专业支持单位,并在外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共同打造的资本市场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系列研究课题之一。2017年,绿法(国际)联盟(GLGA)成功发布了其资本市场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系列研究课题的首份研究成果,即《私募基金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是该研究课题的第二份研究成果。
  • 《全国私募基金法律健康指数报告》
    本次报告的目的为以私募基金行业指数的形式提供关于立法、监管、司法的洞见。绿法联盟作为首个以法律为核心要素,以研究院为依托,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国际化为视野的法律跨界联盟,一直关注立法、监管、司法将以何种方式影响私募行业。时至今日,私募基金的体量已经发展至可以和公募基金等量齐观,其发展不得不称之为迅猛。但是,私募基金高歌猛进的同时也繁芜丛杂,自2016年始,监管、立法层对私募基金更加关注,故此尝试编纂私募基金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以量化考察私募基金行业法律风险方面的变化。以期以史鉴今,为未来的私募基金行业发展提供一点洞见。
同道计划
更多
  • 【同道计划一】
    道可特希望联合全国志同道合的律师朋友们,一起建设事业平台,一起实现事业梦想,特推出“同道计划”。“同道计划一”旨在全国范围内招募道可特分所的合作伙伴、事业合伙人、执行主任。
  • 【同道计划二】
    “同道计划二”旨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招募道可特总部和北京办公室的合伙人和律师,共同成为行业、自己、市场、客户想要的样子。
  • 【同道计划三】
    “同道计划三”旨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招募道可特全国分所合作伙伴。道可特全国乃至全球发展蓝图,需要更多伙伴一起绘制,让我们共同打造一家让人尊敬的律所。
品牌活动
更多
  • [03/22]道可特2024创新季启动仪式
    当“新质生产力”成为两会C位词,各行业、各地区纷纷发力,竭力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法律行业不外如是。随着时代发展和法律行业的变革,创新已成为律所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敢于求变,勇做破局者;勇于求新,争做开创者也是道可特一直坚持的发展内核。
  • [12/27]地方型律所的发展路径选择和竞争力打造专题研讨会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庆典
    2018年,道可特落子泉城,设立道可特济南办公室。作为道可特第二家分所,济南办公室定位于品牌市场旗舰店和道可特全国法律市场开发试点,是道可特在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依托总部一体化管理平台,立足区域优势,历时五载春秋更迭,济南办公室实现了自身跨越式的发展,也见证了区域法律行业的发展与变化:行业竞争加剧、业务半径有限、人才引力不足,品牌规划不明晰……如何破茧、突围正在成为区域律所亟待解决的难题。2023年12月27日,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之际,我们将举办“地方型律所的发展路径选择和竞争力打造专题研讨会暨道可特济南办公室成立五周年庆典”。届时,各界行业翘楚、知名媒体机构代表等嘉宾将悉数出席。
  • [12/23]聚焦企业合规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暨道可特天津办公室成立五周年庆典
    2018年,道可特第一家分所落子海河之滨;同年,是为“企业合规元年”。2023年,道可特天津办公室成立既满五周年;同年,是为“企业合规深化年”。五载时光,道可特天津办公室已在津城熠熠生辉,合规热潮也已波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的必由之路,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法治密码。聚焦企业合规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