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有道,未来可待——诸葛怡雁在道可特十八周年庆典上的发言
来源: 道可特律所 时间: 2021-08-12 20:22:15 作者: 诸葛怡雁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伙伴们:
大家好!
很激动能与道可特全国各办公室的同事们在焕然如新的北京办公室相会,共同亲历道可特成立十八周年盛典。很荣幸能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上作为代表发言,同时意外地被授予道可特新时代建设者代表的荣誉。这个荣誉应当属于曾经和正在为道可特发展建设作出贡献的每位同胞,感谢你们!时值道可特十八岁成人礼,天津办公室还处于孩提时代。从无知无畏到知行合一是个漫长的过程,于我则面对了从企业管理到律政运营的角色转换,负芒披苇、栉风沐雨、努力拼搏。值此良机,我谨代表天津办公室全体同仁祝贺北京办公室升级启用、祝贺道可特成立十八周年!
“东达沧海,西引大行,南通江淮,北拱神京”。千百年来,天津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而发展,演绎了中国历史风云重要的一篇,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风景。2018年12月23日,天津迎来了614岁生日,同天,道可特天津办公室正式落地并投入运营。天津办公室是在道可特进入3.0适度规模化发展阶段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间,总部设立的第一个分所。
道可特总部倡导的规模化、一体化和公司制对刚刚成立的天津办公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所成立后,总部提供品牌、平台、资源、文化的持续系统建设,同时在市场、团队、管理、战略等方面更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天津办公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战略导向作用。
没有一体化和公司制就不会有天津办公室的规模化发展,没有总部在各方面的持续支持,就不会有天津办公室的稳步快速发展。
分所成立近三年,截至当前,天津办公室共有执业律师30人,成熟和发展中的业务团队近10个,全体人员规模接近60人,且仍在持续增加中。执业律师规模在全市达中上等水平。特别是在注册地,也是天津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和平区,道可特天津办公室人员规模在全区排到第4位;在北京在津设立的分所中,道可特天津办公室人员规模在全区已排在第1位。
作为律所管理者,需要做的并不单纯是“管理”,而应当是“运营”。律所运营对于组织是为了实现盈利、实现既定经营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价值;对于律师则是为了更好地为律师赋能,让律师借助平台的力量不断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执业目标与个人价值。今年是道可特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天津办公室将紧跟总部的发展步伐,与全国各办公室一道,在人员规模化、专业规模化、客户规模化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立足天津,打造道可特全国人才战略中心,推动“京津冀律师执业一体化”目标。
在一个月之前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大会上,总书记讲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而于律所,江山就是律师、律师就是江山。做好运营管理,为律师发展赋能。
不惧风雨,不畏险阻,不负韶华,不负梦想。道可特十八载风华正茂。展望未来,在总部正确领导下,在全所同仁的齐心协力下,道可特一定会按照新的五年战略规划指导阔步前行。再次代表天津办公室全体同仁祝贺北京办公室升级启用,祝贺道可特成立十八周年。
因为有你,未来可期!谢谢!
可能感兴趣
专业团队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专业解读
更多-
研究丨以法律视角看待科技成果作价出资的“实质性交付”2025-06-27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国家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通过转让、许可或者作价出资等多种方式将科技成果转移给企业,以促进科技进步。科技成果作价出资是转化科技成果的关键方式,它能结合科技资源、研发优势和市场优势,形成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企业经济实体,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成果转化效率。科技成果主要包括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技术秘密等非货币类型,它们在满足:①可以用货币估价;②可以依法转让;③不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的情况下,即可用于出资。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登记证书的转移,如何有效交付并能在公司运营中发挥作用,才是科技成果转化关注的重点。本文将从法律视角出发,审视科技成果作价出资的“实质性交付”。 -
研究丨解读《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2025-06-26日前,国务院总理签署第810号国务院令,以行政法规形式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6月23日起施行。根据《规定》第一条,法规旨在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提升税收服务与管理效能,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统一的税收环境,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对比2024年12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规定》多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
研究丨股东代表诉讼程序性瑕疵的司法审查标准及裁判规则2025-06-24股东代表诉讼作为公司治理的司法救济手段,具有维护公司利益与限制股东滥诉的双重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23修订)》第一百八十九条之规定,股东在提起代表诉讼前须严格履行前置程序,包括书面请求公司治理机构行使诉权、等待法定救济期限届满等程序性义务。此等制度设计体现了立法者对程序正义的优先考量,旨在防止司法权对公司自治的过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