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读
-
道可特研究丨政府采购与招投标系列:“建筑市场责任主体不良行为记录”是否属于行政处罚?2023-07-05
在招标投标中,广泛存在着“不良行为记录”这一类信用管理措施,“建设市场责任主体不良行为记录扣分”即是其中的典型。此类信用管理措施是否属于行政处罚?在实施信用管理措施后,再行作出行政处罚,是否违反“一事不二罚”原则?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更好地认知和适用信用管理措施意义显著,也在附后的典型案例中得到体现。 -
道可特研究丨私募基金涉诉纠纷疑难问题研究——退出阶段常见纠纷及处理路径(上)2023-07-03
在私募基金“募集、投资、管理、退出”的四个环节中,能否顺利退出决定了能否及时将投资变现、取得投资收益,或在投资遇到问题时及时止损。因此,退出环节是决定投资成功与否的最后一环,投资人和私募基金管理人因退出私募基金产生的纠纷屡见不鲜。在私募基金的退出纠纷中,退出条件是否已成就是双方争议的核心焦点之一,也是司法机构认定责任分配的审理要点之一。但是目前关于私募基金退出条件的司法认定标准较为复杂,本文将从“基金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司法认定标准”及“管理人行为导致退出条件不成就的司法认定方式”两个方面切入,分析私募基金退出纠纷的司法认定标准,供投资人、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广大律师同仁共同探讨。 -
北交所观察·第102篇 | 聚合科技上市委通过之境外股权架构问题2023-06-29
2023年5月10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披露了《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2023年第21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文中显示:“广州聚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回顾问询过程,聚合科技经三次问询与回复后通过上市委员会审议,但其中关于境外股权架构问题经一次问询与回复即通过,本文将梳理相关问询记录,以期探寻北交所上市中发行人境外股权架构的影响问题。 -
道可特研究丨政府采购与招投标系列:招投标监管机关作出的“不予退还投标保证金决定”不属于行政处罚,但应有法律法规依据2023-06-21
在《招标投标法》中,并没有关于投标保证金的规定,仅有履约保证金的内容。于法规层面,投标保证金首先出现于《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该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明确,招标人可以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与投标有效期一致。该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五条、第五十七条、第六十六条分别规定了投标保证金的交纳方法、交纳及退回程序、违法责任等。 -
道可特研究丨企业投融资法律风险管理2023-06-16
“投融结合”是近年来国内投资领域的新理念,即以融资为手段、以投资为目的,通过投融资双方的合作,实现共赢。但在投融资过程中,由于法律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等原因,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投融资目的的实现。因此,为了促进企业持续发展,降低风险和成本,必须加强法律风险管理。 -
北交所观察·第101篇丨从太重向明、广东鸿智等公司发行人问询案看实控人2023-06-15
实际控制人是否适格是拟IPO企业能否上市的前提,因此实控人的认定一直是重要审核要求,如何清晰界定实际控制人,是监管部门对企业上市审核的重点关注问题。因此,本文将介绍在IPO中实际控制人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北交所对从力王股份等三个发行人实际控制人的问询案例介绍,分析北交所在IPO审核中就实际控制人的问询关注要点和监管要求。 -
道可特研究丨政府采购与招投标系列:对投标人作出不利投诉处理决定前应充分保障其“正当程序权利”2023-06-14
“正当程序原则”源于古老的自然公正原则。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二十世纪之后,为实现复杂社会的有效治理,政府部门的行政事务日益增多,进而导致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大幅扩张。在此情况下,规范并约束行政权以及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呼声也水涨船高,尤其是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必须遵循基本的程序要求以保障“程序正义”。面对着不同行政事务的处理程序常常差别极大的客观事实,在尚未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或者虽有《行政程序法》但其规定要求并不周全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在行政审判中逐渐引入“正当程序原则”。 -
道可特研究丨城镇居民能否继承取得宅基地相关物权?2023-06-06
宅基地制度是中国特色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维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保障农民基本居住权利。从最早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开始,到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称《土地管理法》)的最新一次修订,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历经演变发展,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但在法律实务层面仍遗留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在此之中,城镇居民对于宅基地物权的取得,尤其是通过继承取得宅基地相关物权所伴随产生的法律问题较为复杂,值得深入进行探讨。 -
道可特研究 | 监管合规提示:市监总局2023年第一批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典型案例简析2023-06-05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3年民生领域第一批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典型案例。[1]在本次发布的13件典型案例中,从实施垄断行为的类型来看,涉及垄断协议案件7件,涉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4件(其中1件亦涉及垄断协议),涉及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2件。从所涉行业领域来看,医药行业无疑是垄断行为的高发之地,共涉及案件5件;其次为能源行业,共涉及案件3件;其余依次为工程、保险、爆破器材等行业。从实施垄断行为的主体来看,除传统企业主体、行政机关外,行业协会也更多的参与到市场活动当中,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行为。以下,将从垄断行为的不同类型维度,对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件进行简要评析,为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做好竞争合规工作作出相关提示。 -
北交所观察之一百丨拟IPO企业录用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劳动者合规研究2023-06-01
基于北交所定位于专精特新企业的需求特点,企业对于人才和创新的渴望使得竞业限制义务成为企业留住人才或避免核心技术流失的重要举措,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基于公司技术人才扩充的需求,实践中部分企业存在录用正处于竞业限制期间的劳动者的问题,对于拟录用此类正在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劳动者的公司来说,如何避免风险及满足合规的要求,本文即尝试对这一问题作出回应。
可能感兴趣
专业团队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行业研究
更多-
《央企(A股)上市公司法律健康指数报告》《央企(A股)上市公司法律健康指数报告》是目前市场上首份以法律健康为导向和评判标准的、研究央企(A股)上市公司发展健康度的指数报告,是第一份由第三方机构推出的带有公益性和学术性的央企(A股)上市公司指数报告,是研究、评价央企(A股)上市公司的一个全新视角与一项创新性举措。报告对央企(A股)上市公司的健康度做了全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解读;报告以动态发展的数据库为支撑,在绿法(国际)联盟(GLGA)的协调下与相关监管部门、治理机构、重要行业组织、经营主体形成互动机制,围绕央企(A股)上市公司开展长期跟踪研究,努力推出对认识央企(A股)上市公司、推进央企(A股)上市公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 -
《2018中国不良资产蓝皮书》绿法联盟研究院基于对整体不良资产行业进行深入的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与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共同编制了《2018中国不良资产蓝皮书》,希望能够对行业带来指导,也能体现不良资产行业本身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公益性。 -
《2018中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蓝皮书》《2018中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蓝皮书》包括上篇《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及下篇《保险行业法律专题报告》。其中,《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是由绿法(国际)联盟(GLGA)继2018年成功发布首份《保险行业法律健康指数报告》之后连续第二年发布,该指数能够综合、直观反映近三年来保险行业整体的法律健康状态。《保险行业法律专题报告》则结合近年来保险行业及保险资金运用领域法律实务,针对当下行业实务中的热点及疑难复杂问题,从法律视角予以分析和解读,以期为保险行业及保险资金运用的合法合规发展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品牌活动
更多-
[08/06]大道笃行 未来可期——道可特二十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20年前,一群认可公司制、一体化的法律人走到了一起,创办了道可特,并把打造一家高品质、有力量的律师事务所作为共同的愿景。20年来,在社会各界同仁和朋友们的支持关注下,道可特已逐步成长为一家全国性综合型的品牌律师事务所。 -
[07/29]道可特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丨律师行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知识产权业务峰会
近年来,苏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决策部署,将知识产权工作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知识产权要素集聚高地和保护高地。今年4月,苏州等10个城市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今年6月,苏州作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正式启动建设。依托于苏州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的加速建设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苏州生物医药产业进入增长爆发期。目前,苏州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3800家,拥有规上企业569家,2022年规上产值达2188亿元,属全国第一方阵。全球医药10强企业、医疗器械10强企业中各有5家在苏落户。在工信部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苏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入选。盛夏时节,创新无限,金鸡湖畔,群贤毕至。本次活动特邀知识产权行业领军人物、知名专家学者、法律界专业人士、商界资深人士等,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与各界一道交流、共同探索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的新业务、新模式、新发展。 -
[07/26]道可特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丨互联网广告监管实务座谈会暨《市场监管执法典型案例精解》新书发布
2023年5月,《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施行,标志着我国对互联网广告的监管迈出又一坚实步伐。但在变化万千的互联网世界里,广告形态不断推陈出新,监管时刻都面对新的问题。如何制定、完善规则,在稳定市场秩序的同时鼓励良性创新,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推动广告业健康发展?我们期待多视角的对话能增进各方的了解,为实现有效监管与蓬勃业态的双赢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