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公司法》与《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资本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简称《登记规定》)均于2024年7月1日施行的同时,国务院《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简称《公示条例》)也在今年迎来了10年一次的修订,并于2024年5月1日起实施,前述生效法律法规规定了多处公司需要主动或被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在报纸上公告”等事项,同时新《公司法》第40条、第140条等均要求相关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否则可能存在相应的行政、刑事等风险,也可能会因“商事外观主义原则”而让公司承担不必要的民事责任。为此,我们结合相关规定,梳理在新《公司法》生效后,公司需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公示的相关事项及时间规定。
-
纵观对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司法实践,是否进行合规实践,需要综合考察案件所涉案金额、案件事实、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企业适合进行合规整改,从而达成促进企业发展,避免刑事处罚对于公司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发展阻力。
-
2024年8月20日,万众瞩目的《黑神话:悟空》开始登陆各大游戏平台。预售创历史纪录、实体游戏一款难求、甚至连联名的周边都被一抢而空。而且此火不限于国内,在海外也是火的“一塌糊涂”。据东方网报道:早在这款游戏预购时,已在海外声名鹊起。2024年8月18日开放预下载的当天,就创造了单款游戏预下载的纪录。游戏平台steam的下载使用带宽达到70Tbps,远远超越了2020 年底《赛博朋克2077》预载带来的 50Tbps 的峰值。游戏火爆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其巨大的知识产权资源,特备是相关的著作权的资源。以往的历史来看,一款火爆游戏的横空出世,往往也意味着侵权与维权道路的开始。本文将结合游戏著作权及相应防范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
人民法院案例库——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裁判要旨汇编:一、纪某等侵犯商业秘密案——侵犯商业秘密罪中禁止令的适用;二、江西某公司、中山某公司等侵犯商业秘密案——侵犯商业秘密罪中经营信息类商业秘密及经济损失的认定;三、陈某等侵犯商业秘密案——权利人实际投入可作为认定损失数额的依据;四、林某某等侵犯商业秘密案——侵犯商业秘密罪中被害人损失数额的认定;五、叶某某、赵某某、宋某侵犯商业秘密案——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中,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损失认定;六、伍某、李某等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案——泄露游戏源代码、架设及运营网络游戏私服网站等行为的刑事认定;七、姜某等侵犯商业秘密案——商业秘密“非公知性”的认定;八、汪某某侵犯商业秘密宣告无罪案——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中司法鉴定证据的审查标准。
-
8月7日,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这不仅是其企业战略调整的信号,更是行业对股权收购法律与税务考量的一次集体审视。在资本市场的广阔舞台上,股权收购无疑是企业扩张与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企业需求的日益复杂,对股权收购的法律分析和税务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对于确保交易的合规性和效益最大化则显得尤为重要。以此为背景,本文将分为上、下篇,分别从(上篇)股权收购法律要点、(下篇)股权收购税务提示角度,深入剖析股权收购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法律要点,探讨税务处理中的关键问题,为企业提供全面而细致的实务指导。
-
8月7日,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这不仅是其企业战略调整的信号,更是行业对股权收购法律与税务考量的一次集体审视。在资本市场的广阔舞台上,股权收购无疑是企业扩张与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企业需求的日益复杂,对股权收购的法律分析和税务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对于确保交易的合规性和效益最大化则显得尤为重要。以此为背景,本文将分为上、下篇,分别从(上篇)股权收购法律要点、(下篇)股权收购税务提示角度,深入剖析股权收购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法律要点,探讨税务处理中的关键问题,为企业提供全面而细致的实务指导。
-
“有货代开”一般是指购销双方发生了真实业务,销售方依法应当给购买方开具发票而没有开具,由第三方为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对于“有货代开”中受票方的法律责任认定,在实务处理中出现的很多困惑和混乱,主要源自两个原因,一是混淆了“虚开”行为的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的认定标准;二是出现了虚开和偷税在行政法上的法律竞合。
-
在政府采购及招标投标监管实现中,监管机关以《函》、《通知》等方式建议或要求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实施废标或取消中标人资格的情况确有出现。这种监管手段的合法性问题与招标投标法律体系中的“废标”“否决投标”“中标无效”等概念密切相关,值得深入分析。
-
保全和执行作为最终实现债权的有效手段,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顺利实现和纠纷的实质性解决至关重要。基于对现行法律法规和司法案例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多年的实务经验,我们现就保全和执行实务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系列的分析与探讨,以期为当事人提供更高效、稳健的权益实现方案与路径,并激发法律同仁对保全与执行实务领域相关法律问题的更多思考与探索,共同推动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我们推出的第一个专题是特殊、新型财产的保全实务,拟就目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不常见但颇有价值财产的保全实务问题展开分析。本文是第二篇的下篇,将针对在建工程保全的实务问题进行探讨。
-
人民法院案例库——关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裁判要旨汇编:一、徐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中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并罚原则;二、赵某某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中“虚开行为”的内涵及犯罪数额的认定标准;三、某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单位犯罪中已注销公司造成的税款损失能否向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追缴;四、夏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有真实交易代开行为与无真实交易虚开行为的区分;五、张某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宣告无罪案——不以骗抵税款为目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且未造成税款被骗损失的,不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六、王某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观上未造成国家税款损失,不宜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